
一项新的研究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器官缺血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项研究中,来自芬兰的研究人员发现,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突变体的低表达可以减少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风险,该突变在芬兰人中常见。该项研究的发现揭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药物的新方式。
该项研究由Lindsberg教授主持,是赫尔辛基和新地医院神经内科(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t the Hospital District of Helsinki and Uusimaa)的一项长期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由赫尔辛基大学、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维汇瑞(Wihuri) 研究所和国家健康福利研究所共同开展。该项研究的发现发表在《循环:心血管遗传》杂志(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Genetics)上。
研究表明从父母双方共同遗传了降低FABP4表达突变基因的人群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比其他人群低8倍左右。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颈动脉缩窄的病患中,如果带有这种保护新的基因变体相较其他人而言发生脑缺血的概率低3倍。
“这种基因突变可以减少缩窄中的细胞损伤,减少炎症同时可以减少胆固醇和其他脂质在血管壁的推挤,有助于保持动脉粥样硬化不发作,”Jani,一位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参与研究人员解释说。
先前在实验动物上的研究显示,口服FABP4活性抑制剂可以有效的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甚至可以减少已经存在的缩窄现象。该现象还没有在人体中被观测到。
芬兰的这项研究率先发现了FABP4变体和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联。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在从父母双方那里遗传了变型基因的肥胖人群中最为明显。事实上,带有该突变的肥胖人群与不带突变的人群相比具有更少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标记和更低程度的缩窄。
“这些发现显示FABP4可以作为预防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致死致残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药物研发的新潜在靶点。”Jani说,“移植FABP4活性,特别是在肥胖人群(高风险人群)中也许能够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