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些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时比其他人更容易,大脑不同部位与其他部位之间彼此“交谈”方式的先天性差异可能帮助解释这一现象,根据1月20日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
“这些发现暗指预测语言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研究报告作者柴小倩说。
我们大脑中的各个区域都在进行着“相互交流”,即使我们处于休息状态,没有从事任何具体活动。这些连接的强度——称为静息态连接,因人而异,而且这个差异之前被认为与行为差异有关,包括语言能力。
在柴和丹尼斯·克莱因的带领下,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探讨了静息状态下的连接差异是否与第二语言的性能有关。为了研究这个,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扫描了15名讲英语的成人的大脑,他们即将开始一段12周的集中法语学习,然后在课程前后分别测试他们的语言能力。
使用静息状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人员检查了受试者开始法语课前大脑内的连接。他们检查了大脑中不同区域和两个特定语言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大脑中涉及言语流畅的区域,左侧前脑/前额盖(AI/FO),阅读活动区域,视觉词汇形成区(VWFA)。
研究人员测试了参与者上课前后的言语流畅度和阅读速度。为了测试语言流畅度,研究人员给受试者了些许提示,并要求讲两分钟的法语。研究人员计算了正确使用的特殊单词的数量。为了测试阅读速度,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大声朗读法语,计算他们每分钟读取的单词数量。
左侧AI/FO与大脑语言网络的重要区域(叫左颞中回)之间连接更强的参与者,口语测试显示改善更明显。VWFA和左侧颞叶中回语言区的不同区域之间连接更强的参与者,12周课程结束后,阅读速度上显示出较大改进。
“这一发现中最有趣的部分是,学习前观察到的不同区域之间的连通性”,休斯敦大学神经学家阿图罗·埃尔南德斯说,他学习了第二语言,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这表明,有些人可能有特定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带给自身一种更好的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第二语言的成功与否完全由大脑操控。大脑可塑性很强,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塑造,柴说。
这项研究是“理解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差异的第一步,”她补充说,“从长远看,可能会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