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amespace>
抗癌药紫杉醇疗效越来越好了。最近,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将其包封于一种取自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载体中,以防止药物被机体的自身防御系统破坏,从而使全部的有效成分抵达肿瘤部位。
“这就意味着,我们使用1/50量的药物就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北卡罗来纳大学药理学院的副教授Elena Batrakova博士说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使用更少量、更精确剂量的药物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副作用还更少。”
该研究是由Batrakova和她的同事们领导进行的,研究是基于一种取自白血细胞的微小球体。该球体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相同,所以患者的机体不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成分,这一点恰恰是过去十来年纳米给药系统最难攻克的难题之一。
“这种外来体是按照最完美的给药理念设计的,”Batrakova表示,她也运用此技术进行过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通过使用这种取自白血细胞的外来体,我们将药物藏匿于其中,以免被免疫系统发现。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但是这种外来体的确能避开所有的耐药性,将有效成分输送至癌细胞。”
紫杉醇是一种强效药,常作为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的一线疗法和二线疗法。不过它也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脱发、肌肉关节疼痛和腹泻,并且能增加患者重症感染的风险。
在此实验中,Batrakova小组从小鼠白血细胞中提取出这种外来体,并且负载紫杉醇。然后在培养皿中测试其治疗耐药性癌细胞的疗效。研究者发现,他们仅需要1/50剂量的负载药物就能达到与当前使用剂量药物相同的疗效。
研究者接下来测试了小鼠模型中耐药性肺癌的治疗。他们将此外来体染色,以追踪其穿过肺部的轨迹,研究者发现,该载药体很精确地定位了癌细胞,这或许会让它们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
“在治疗肺癌时,能精准地定位肺部肿瘤细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Batrakova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强大的外来体不仅能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还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工具。”
此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纳米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学,医药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