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的研究表明,定期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其痴呆症患病风险更大,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抗胆碱能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老年人的膀胱功能障碍、情绪和疼痛等疾病,这类药物很容易得到并且并没有正式的处方。由于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患者的帕金森病(PD),因此就会增加患者痴呆症的患病风险。但近期发表于《华尔街日报》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与常人并没有显著差异。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David J. Burn ,他是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也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运动障碍的神经学教授,他解释道,“该研究首次探讨在帕金森病患者群体中,抗胆碱类药物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风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让人们了解到,对于正常人群来说,抗胆碱能药物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评估结论将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药物处方。”
研究人员对195 名PD患者和84名常人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们了解了PD患者的详细用药史,包括非处方药,排除一切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这么难对抗胆碱能药物(ADS)与轻度认知障碍患病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究。ADS的含量分为三个等级,即0至3,其含义分别为:无(0)、抗胆碱能药物具有轻度活性(1)、抗胆碱能药物具有中度活性(2),以及抗胆碱能药物具有高度活性(3)。研究者们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随访。
在研究期间,研究者们发现,服用 ADS 的 83名PD患者,与未服用 ADS 的 112名PD患者相比,其认知能力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比例是相似的,与抗胆碱能药物使用无关。研究还发现,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对PD患者以及常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