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ESMO亚洲会议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携带EGFR激活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接受阿法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获益更大。
在这项全球随机开放标签IIb期 LUX-Lung 7试验(LL7试验)种,不可逆ErbB家族阻断剂阿法替尼比吉非替尼在一系列临床相关终点中表现出更佳的效果,比如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失败时间和客观缓解率。“基于这项结果,我想应该考虑阿法替尼作为携带EGFR阳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选择,”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韩国成均馆大学的Keunchil Park教授说道。
NSCLC是肺癌的最常见形式,EGFR基因激活突变在非吸烟的女性中更常见,在亚洲人中的发生率为50%,而在非亚洲人中只有10%。
在这项研究中,阿法替尼是EGFR阳性突变的未经治疗的NSCLC患者的更优选择。“与吉非替尼相比,一线采用阿法替尼治疗可以显著降低27%的肺癌进展的风险,”Park说道。“这种优势在无进展生存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更加明显,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7%和15%(P=0.018),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18%和8%(P=0.018),由此可见,阿法替尼具有更大的远期获益。”
在319例随机接受阿法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前者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后者,分别为70.0%和56.0%(0=0.008),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10.1个月(95% CI,7.82个月-11.10个月)和8.4个月(95% CI,7.36个月-10.94个月)。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情况,Park说:“总体来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似,只是不良反应的类别有细微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可控可预测,因此由此引起的药物终止事件很少。”
ESMO的发言人肿瘤学医生Martin Reck说道,“随着这些结果,阿法替尼将会成为最有吸引力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过患者的耐受情况将会成为酪氨酸抑制剂选择和剂量的关键决定因素。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在不良反应的类型中的细微差异将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