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发表在《JAMA Oncology》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诊断年龄小于50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更有可能携带可作为目前治疗靶标的基因异常。
NSCLC在年轻患者中比较罕见,目前对NSCLC的临床特征也没有充分了解。
美国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Geoffrey R. Oxnard医生分析了患者诊断时的年龄和携带可作为治疗靶标的基因异常的相关性。
该研究共纳入2237例NSCLC患者,患者在2002年-2014年间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其中1939(87%)的患者在病理组织上为腺癌,269例(12%)患者信息不详,29例(1%)患者为鳞癌。大约63%(1396例)的患者为IIIB或IV期;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27%(594例)的患者没有吸烟史。
在全部患者中,有712例(32%)患者携带靶向治疗基因异常。
1325例患者检测了5种靶向治疗基因异常,年轻患者携带这种基因异常的可能性更大。诊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携带可用于治疗的靶向基因异常的可能性比老年患者高59%。中位总生存期最短的患者出现在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中(18.2个月)和大于70岁的患者中(13.6个月)。
“尽管该研究存在缺陷,不过这项研究扩展了科学家对年轻肺癌患者的基因和生物学认识。那些携带靶向治疗基因异常可能性更大的患者往往预后出乎意料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