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物学中,自由基往往被视为万恶之源和引起分子损伤和老化的主要原因。然而,自由基作为控制机体重要功能的信号分子却是必不可少的。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系的研究员Sasha De Henau最近在蛔虫模型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的一种球蛋白就能够产生这样的自由基信号。
最有名的球蛋白是血红蛋白,其功能是给人体血液输送氧气,从而表现出红色。和在Antwerp,Genova及Milano大学的同事们一起,De Henau博士发现蠕虫球蛋白没有这样的传输功能,因为它被固定连接于质膜上,在此它给氧气提供电子,并将其转换为游离自由基超氧化物。这个过程发生在生殖细胞周围的组织中。
特定的酶将这种超氧化物转换成过氧化氢——一种活性复合物可用于伤口消毒,牙齿和头发的漂白。在蠕虫中,仅生成低浓度的过氧化氢,且该发生过程在质膜的两侧具有不同的速率。这建立了一种调节生殖细胞产生的膜中过氧化氢浓度梯度。这种自由基信号在作为新的球蛋白基因敲除位点生成无菌动物时绝对会被需要。该研究首次认识到球蛋白可作为游离自由基产生剂,以及质膜上的过氧化氢浓度梯度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新概念。难道人类也使用特殊的球蛋白用于细胞间的沟通?这是可能的,因为最近发现了人类球蛋白似乎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而不是氧气运输。也许这些人类珠蛋白也基于相同的生物学原理而成为自由基生成体。
很可能更多意想不到的球蛋白将会在这1毫米长的蠕虫中被发现,因为它的基因组编码33种球蛋白,而其中的大多数功能仍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