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Medical Entomology》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全球变暖,一种用于杀灭蚊虫的灭蚊剂的效果下降。
来自蒙大纳州立大学(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Shavonn Whiten和Robert Peterson的研究表明,苄氯菊酯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杀灭埃及伊蚊(可传播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的效果下降。
这些蚊虫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可以传播病毒,导致登革热、基孔肯雅病、黄热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很多使用杀虫剂的地区的稳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Whiten说道。
研究者将蚊子暴露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苄氯菊酯浓度的环境下。
研究者发现,蚊子的死亡率和温度存在相反的关系,在16-30℃之间的这种负相关性最强烈。
不过,在30-32℃之间,蚊虫死亡率和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而在32-34℃之间,蚊虫死亡率与温度之间又重新变为负相关。
“这种变化可能与变异性和热应激有关,”Peterson说道。
“一旦你去更高温度的地方,无论温度对蚊子的影响怎样,拟除虫菊酯(一类属于苄氯菊酯的杀虫剂)在低温环境中的效果更好,而在高温环境中的效果更差。”
研究者说道,致力于蚊虫控制的人在选择杀虫剂时应该考虑温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