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最近确认了一种基因,当它正常工作时能降低心衰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这就为研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了依据。
该基因可以编码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质,而其变异形式会引起嗜睡症。
根据斯坦福大学心血管医学副教授Euan Ashley表示,在美国,心衰患者的护理每年要花费400亿美元。尽管该病影响甚远,但是最近很少研发出新的治疗方法,那些已有的方法对病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对于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难点是缺乏与心衰相关的基因。Ashley希望,新的研究发现会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该研究于11.30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Ashley是资深作者,第一作者是Marco Pere博士,他是心血管医学的助理教授,他表示:“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药物,心衰患者往往对它们的反应不同,这是我们进行此研究的目的。”
“我们注意到,一些接受药物治疗的心衰患者效果很好,”Perez表示。“他们的心脏功能改善很大。但是,对于其它一些患者,尽管接受了药物治疗,但他们的病情持续恶化,不得不进行器官移植。”
Perez怀疑,是不是基因的原因导致了治疗效果的差异?
从人到小鼠
研究小组分析了那些极端反应(治疗效果最好和最差的)的心衰患者的基因型。通过结合这些结果以及心脏组织基因表达的数据,研究小组发现了与心脏健康相关的基因变异。
研究者定位了编码食欲肽受体蛋白(它与控制睡眠、食欲和血压有关)附近区域的一个基因。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者推断,基因很可能调控了细胞中受体的数量。他们随后验证了食欲肽受体与心脏功能有关,并且发现它的表达能增加心脏组织的患病率。研究者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受体和它的结合配体(食欲肽)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我们发现这个受体作用很大,”Ashley表示。“但是,最让我自豪的是,研究小组没有止步于此,他们继续从分子领域探寻机理,随后检测了在不同种小鼠模型中的效果。”
研究者使用小鼠,通过人工评估肾上腺素水平模拟心衰,他们验证了受体和食欲肽的作用。研究者发现,接受食欲肽的小鼠与未接受的小鼠相比较,它们的心脏收缩功能会更好。
睡眠和心脏
食欲肽受体与嗜睡之间的关系是在2000年由Emmanuel Mignot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的,但是新的研究第一次标明了与心衰有关的基因和受体。Perez、Ashley和他们的小组非常渴望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
“睡眠和心脏之间的联系非常奇妙,”Ashley表示,他最近一直在和他的同事努力探究其间的关系。
Perez表示,实际上,该研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阻断食欲肽受体起效的抗失眠药是否会对心脏有害?
“我们已经知道,睡眠时呼吸暂停对心脏不利,”Ashley表示。“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查看嗜睡患者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