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实验室当中的小老鼠,它们尝到的苦味酊,可能是甜酒的味道,甚至是白水的味道。他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一味觉课题呢:因为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干扰小鼠的脑细胞使它们感受到完全相反的味道——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言,味觉可能只是种“脆弱的错觉”。
“味觉,在我们来看,从根本上说产生于虽然现在有脑海中,”首席作家Charles Zuker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他还说舌头上有特异性的受体感受5种明显的味觉(甜、酸、苦、咸和风味极佳的“鲜味”),受体传递的味觉信号会被离散的脑细胞收集——Zuker说这些细胞能有效影响感受者的味觉。这就是Zuker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在小鼠身上实现了上面所说,“利用光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与甜味或苦味相关的神经,”Post报道。
Zuker把这个比作按下钢琴键:按下某个键,就会得到某种声音。“与你是如何按下这个键无关”,“你可以用手,用胳膊肘,用鼻子。所以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刺激到相关脑细胞无关;只要刺激到对的细胞,你就会得到相关的信号。”
他说科学家在实验室小鼠身上见证了这一点,当将小鼠的甜味神经“沉默时”,给小鼠灌上一口水,它会呕吐。“这些实验正式证明了味觉是有自己的固定路线的,不依赖于学习或经验,” Zuker说,ScienceAlert报道。
更深的研究最终能在人们的饮食与其它方面的障碍上有所裨益,他补充说。Zuker还有更“性感”的目标,“如果我们能确定勇气相关的回路,理论上我们就能激活大脑中的勇气,”他说。
“这些实验正式证明了味觉是有自己的固定路线的,不依赖于学习或经验。”“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刺激到相关脑细胞无关;只要刺激到对的细胞,你就会得到相关的信号。”
这些结论是比较颠覆的。但是也挺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学习就知道甜是个什么感觉。与生俱来的就是不需要学习的就是固有模式?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