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说,阅读心理自助类书籍的人十分敏感,还会显出更多的抑郁症状。
这个研究的作者发现前几年美国自助类书籍销售金额达到了100亿美元,他们对30位成年人进行了研究,其中一半的人是自助书籍阅读者。研究员将他们分成2组——关注问题导向书籍的人(比如为什么总是你?或者我怎么原谅你?)和关注成长导向书籍的人(你比想象中强大或怎样停止担心开始享受生活。)
研究人员还测定了受试人员的一些其它指标,包括应激反应(唾液皮质醇水平),开放性、自律性、外向性、同情、情绪稳定性自尊和抑郁症状。研究发现关注问题导向自助书籍的人显示出更强的抑郁症状;关注成长导向心理书籍的人与关注其他类型书籍的人相比,显示出更强的应激反应。
这些结果让研究者深思——自助书籍真的会提高压力水平和压力应激症状吗,或者说读者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变得超敏感?Sonia Lupien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打算进行下一步研究:读者应该多关注“科学事实”类书籍。
Jacqueline Hornor Plumez博士,(心理学家;《The Bitch In Your Head :How to Finally Squash Your Inner Critic》一书的作者)对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感到吃惊。“这些人肯定压力比较大呀——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买这一类书籍。”
总的来说,她认为自助书籍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书起到很简单的心理暗示作用,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她解释说。“这些书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我不确定它会有持久的心理影响。”
她还说,那些提供可行建议的书更有益。“如果你想解决某项特定的问题,像是紧张、抑郁、上瘾、暴饮暴食、结婚问题或战胜自我批评,一本好的自助书籍真的会给你战胜它们的工具和技巧。”
Plumez 说这有点儿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矛盾。“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在看这类书,当他们遇到一些想解决的问题或者生活中遇到一些压力才会去看。”
心灵鸡汤,偶尔喝两口还挺香,喝多了指定出问题。“注意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