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老年痴呆症最新发现

秋海  发布于:2015/11/17  阅读量:675  来源:Medical Xpress

目前,关于老年痴呆症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上,该蛋白是大脑形成有害斑块的主要原因。如今,德国波鸿的科学家们证明,APP除了形成这些斑块外,或许亦通过另一机制影响老年痴呆症的恶化。

 

细胞膜上的蛋白

 

在某种环境下,APP会使细胞核形成球面结构,即所谓的球体。它们会影响一些基因的活性,这些基因可调节神经递质的活性。神经递质属于生物化学递质,可将兴奋从某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细胞。APP自身是一种蛋白,可锚定在细胞膜上。因为具有该特性,它可具有多个结合位点。因此,可触发一系列不同的过程。其中一个衔接蛋白被称为FE65。在某种情况下,该衔接蛋白可在APP的帮助下进入细胞核。因此,FE65可与其他蛋白一起形成了上面所提到的球状结构。在此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它们是以何种方式来影响细胞的。


不同细胞组织方法进行比较

 

来自Medizinisches Proteom-CenterThorsten Müller 解释了他与他的博士生Christina Loo?e是如何进行试验从而发现球体对大脑的影响:“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一个细胞组织模型,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开启特定球体的形成。这些细胞都曾经用来开启球体生成的。”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胞与其他的普通细胞进行比较。Müller 说:“在该过程中,我们发现球体形成细胞中表现出卵黄状黄斑病蛋白 1-基因的表达量更大。”

 

生物化学递质与老年痴呆症

 

卵黄状黄斑病蛋白1已经在上文有提到,该蛋白可损坏老年痴呆症的神经递质活性。“提高神经递质GABA在老年痴呆症患者脑脊髓流体的水平早已经有人研究过,但我们的研究或许能进一步阐明为何神经递质调节与APP有关。”当Müller博士在阐述其研究工作与医药科学的相关性时这样说道。

 

未来治疗方法开发的起点

 

与先前的推测相悖,APP竟然可以这样影响老年痴呆症的发展,它可以尽可能的抑制神经递质的活性,但与斑块的前体并没有关系。“该假设可为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起点。”Müller说道。

全部评论(1)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