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最新发现:致使神经功能障碍的起因

秋海  发布于:2015/11/11  阅读量:662  来源:Medical Xpress

日前,德国某研究团队发现,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小鼠使其患上老年痴呆症,同时将两种不同类型的β淀粉样蛋白抗体植入小鼠,结果致使小鼠的大脑出现了功能障碍。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在文章里详细地描述了他们所进行抗体对小鼠大脑影响的研究,以及这样的抗体该如何应用于治疗人类病人都有详细的阐述。

 

研究人员们认为,斑块(亦即我们所知道的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的积累是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基础物质,但由于很难找到减少积累的方法来阻止该疾病的发生,目前有一个设想就是利用抗体来降低积累,尽管我们仍然不知道它的作用原理是怎么样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抗体来治疗,并且在临床试验中也试过很多种都失败了。在这个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跟踪观察了两个有类似作用的抗体,企图发现他们之前实验失败的原因。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试验小鼠,构建了大脑有β淀粉样蛋白堆积,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小鼠模型。进一步,他们将抗体bapineuzumab分别导入正常的小鼠与经基因改造的小鼠大脑内,然后观察抗体对它们的影响。在体内运用双光子成像显示,抗体明显地斑块在小鼠大脑的积累,但同时也会引起大脑皮层过度活跃的提高,亦即神经元的快速激发。相反,在正常的小鼠大脑内却没有发现这些变化。研究团队再次在小鼠模型重复试验但并不发现会积累斑块,但是激发神经元的方式与之前一致。接下来,研究团队对抗体A-β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得到的结果与先前一致。

 

基于他们在两个不同的抗体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与抗体应用于大脑皮层高度活跃时,两者之间的联系,尽管他们知道他们的试验结果仍然还没在人体身上得到证实。

全部评论(1)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