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A 0.85%NaCl溶液B 10%葡萄糖溶液C 1.9%尿素溶液D 20%甘露醇溶液 E 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 血浆蛋白含量B 渗透压的高低C 红细胞数量D 白细胞数量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B 红细胞数量C 白细胞数量D 红细胞的叠连E NaCl的浓度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 不含血细胞B 蛋白含量低C Na+含量高D K+含量高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B 纤维蛋白原C 凝血因子D 血小板E Ca2+
7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B 表面积C 数量D 比重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B 表面积C 数量D 比重E 叠连
9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 变形性增大B 渗透脆性增大C 悬浮稳定性增大D 血沉降率降低E 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 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 造血干细胞B 定向组细胞C 前体细胞D 网织红细胞E 淋巴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B 雌激素C 甲状腺激素* D 促红细胞生成素E 生长激素
12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B 脾、肝C 肾、脾D 胸腺、骨髓 E 骨髓、淋巴结
1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溶解B 纤维蛋白的激活 *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E 因子Ⅷ的激活
14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B 凝血酶激活过程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 有无血小板参与E 有无Ca2+参与
15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ⅫB 因子ⅡC 因子ⅩD 因子ⅦE 因子Ⅰ
16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7 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 因子ⅤB 因子ⅡaC 因子ⅫD 因子Ⅰ和ⅠaE 因子Ⅳ
18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ⅠB 因子ⅡC 因子ⅢD 因子ⅦE 因子X
19 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ⅡaB 因子ⅢC 因子ⅣD 因子XⅡaE 因子XⅢa
20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D 激活因子ⅫE 促进血小板聚集
2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 磷脂酶A2B 环氧合酶C 血栓素合成酶D 前列环素合成酶E 过氧化酶
22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 ADPB TXA2C PGI2D 胶原E 凝血酶
23 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 的哪项特性*
A 粘附B 聚集C 收缩D 吸附E 释放
24 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收缩B 红细胞叠连C 白细胞变形D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 红细胞破裂
25 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 A抗原B B抗原C O抗原D H抗原E C抗原
26 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 C抗原B A抗原C D抗原D E抗原E B抗原
27 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A 运输O2和CO2B 缓冲功能C 参与生理止血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A2型题〕
28 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
A A型B B型C O型D AB型E Rh阳性
29 在某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中加入足量组织因子和Ca2+后血浆凝固时间明显较正常人延长,该患者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物质
A Ca2+B 因子ⅫC 因子ⅧD 血小板E 因子Ⅴ
30 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
A 增快B 下降C 正常D 无变化E 无法判断
31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对哪项物质吸收障碍
A 蛋白质 B 叶酸C 维生素B12 D 脂肪E 铁
32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 不易形成止血栓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 血凝块回缩障碍E 血液凝固障碍
33 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A 血友病B 白血病C 红细胞增多症D 新生儿溶血病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1型题〕
题34~35
A 红细胞数目B 血浆总蛋白含量C 血浆球蛋白含量D 血浆白蛋白含量E 血浆NaCl含量
34 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
35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决定于
题36~37
A 中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淋巴细胞E 血小板
36 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
37 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
题38~40
A 因子ⅤB 因子ⅦC 因子ⅧD 因子ⅩE 因子Ⅻ
38 可增强Ⅸa活性的是
39 可增强Ⅹa活性的是
40 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
题41~43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
41 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是
42 能释放组胺酶的是
43 能释放肝素的是
试题答案1.A 2.A 3.C 4.B 5.B 6.B 7.E 8.E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D 26.C 27.A 28.D 29.E 30.C 31.C 32.C 33.D 34.A 35.D 36.A 37.B 38.C 39.A 40.E 41.C 42.B 43.C
1、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 可考虑不输血
E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55% 只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2、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里保留2小时
E 输血前注意仔细核对
3、自身输血的术中失血回输一般不超过:
A 2000mlB 3000ml
C 4000mlD 2500ml E 1500ml
4、大量出血出现HCT下降时,失血量超过:
A 20% B 15%
C 30% D 25%E 40%
5、原则上,不输全血时,失血量低于全身血量的:
A 20% B 15%
C 30% D 25%E 40%
6、从200ml全血分离的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提高70kg成年人的HCT
A 2%~3%B 1%~2%
C 3%~4%D 4%~5% E 0.5%~1%
7、血液保存时间如用CPD和ACD抗凝为
A 21天 B 35天
C 60天 D 28天 E 30天
8、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是:
A 6%右旋糖苷等渗盐溶液 B 中分子右旋糖苷
C 羟乙基淀粉 D 林格氏液E 明胶代血浆
9、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E 细菌污染反应
10、 输血速度老年人一般为
A 1ml/分 B 5ml/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E 5滴/分
11、 小儿输血速度一般为:
A 1ml/分 B 5ml/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E 5滴/分
12、 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不输血:
A 500ml B 800ml
C 1000mlD 1200ml E 1500ml
13、 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14、 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15、 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共用题干题:
男,35岁,有12指肠球部溃汤病史,今晨突起头晕、心慌、呕血2次、黑便1次,来院查:面色苍白、出冷汗、P 120次/分 BP 80/50 mmHg HCT 28%
16、 估计失血量为:
A 200ml B 300ml
C 500ml D 700mlE 1000ml
17、 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
A 输血浆增量剂B 输全血及输液
C 输晶体液D 紧急手术 E 升压药物应用
B型题:
18、多次输血的贫血病人输血时用
19、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输血时用
20、IgA水平低下的病人输血用
A 全血B 洗涤红细胞
C 血小板制剂 D 血清蛋白 E 浓缩白细胞
X型题:
答案:1 D2 B 3 B 4 A 5 C 6 B 7 B 8 D 9 A 10 A
11 C 12 B 13 B 14 D 15 B 16 E 17 B 18 B19 A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