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2月 第4卷 第4期
临床实验室肌酐测定方法从最早的全血肌酐碱性苦味酸法(Jaffet)到血清肌酐苦味酸比色法,又发展为同一原理的速率法[1]。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Jaffet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我们对改良的Jaffet反应原理的肌酐速率法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方法在测定中存在的干扰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斯尔肌酐检测试剂盒。标准液为奥林巴斯原装多项定标液,浓度为253μmol/L,批号:ART.NO.66300。LOT.NO.106。
1.2 标本 血清标本来源于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1.3 仪器 日本OLYMPUS-AU 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应用试剂及测定方法 主波长500~520nm,副波长660nm,温度37℃,双试剂,试剂R1和R2随时可用,样品∶试剂1∶试剂2为10∶200∶50,反应类型两点法(FIXED),读点第1点:13,第2点:24。公式:Y=AX+B,标准类型:AB。
2 实验与结果
2.1 线性实验 将高值肌酐血清(H)与低值血清(L)按下表比例混合测定血清肌酐,测定结果见表1。表明本法在42~1326μmol/L内保持良好线性(r=0.9989)。表1 测定梯度统计结果(略)
2.2 精密度实验 用混合血清进行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批内10例、批间10例均值分别为83μmol/L、86.17μmol/L。标准差分别为:1.78、2.14。CV分别为3.76%、4.84%,见表2。表2 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 (略)
2.3 回收实验 用混合血清0.5ml为基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26.5μmol/L、253μmol/L、506μmol/L)标准液0.05ml进行回收实验,结果分别为95.4%、105.15%、101.8%。
2.4 干扰实验 在混合血清0.5ml中加入酯类(甘油三酯)、葡萄糖、胆红素、VitC、Hb等干扰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VitC 227g/L以上对该方法有正干扰,胆红素43μmol/L以上(胆红素标准品临用前按需要浓度配制)、Hb 2.36g/L以上均对该方法有负干扰(血红蛋白液为临床收集正常新鲜的EDTA抗凝标本,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加入蒸馏水溶解红细胞)。
3 讨论
肌酐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肌酐的测定从终点法发展到碱性苦味酸(Jaffet)法虽说从方法学上是一大进步,但仍然受到干扰物的干扰,尤其是胆红素对肌酐的负干扰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在520nm处吸收很弱,掩盖了肌酐本身的显色表现,使得结果偏低,此外丙酮酸钠、A-酮戊二酸、抗坏血酸等都对Jaffet反应产生正干扰,苦味酸色素对比色杯的污染是长期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一个主要问题,清洗液效率低,温度不够就不能有效地去除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化合物污染。但苦味酸法无论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都达到了卫生部常规实验室(RCV)的要求[2]。现今酶法肌酐的出现从方法学上克服了假肌酐对实验的影响,精密度高,干扰少,而且不污染仪器,酶法双试剂利用R1中的谷氨酸脱氢酶与样品事先孵育消除内生性氨,R2含效应酶增加抗干扰力及特异性,酶法测定肌酐的特异性远优于Jaffe法,特别适于上机使用,但相对价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杨昌国,吕邦夫,许叶,等.肌酐酶法测定的两点法.临床检验杂志,1999,17:71-73.
2 石凌波,林龙顺.常见肌酐测定方法中存在的干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102-104.
作者单位: 130012 吉林长春,吉林省前卫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