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谢洁红 郭健
【摘要】目的分析胆红素校准品的准确度、应用范围和可比较性。方法随机抽取胆红素测定试剂盒中配给的胆红素校准品,用咖啡因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总胆红素结果的准确度明显优于直接胆红素的结果。多数校准品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比靶值低,相对偏倚在-20%左右。结论不同试剂盒中的校准品不能混用。通常以游离胆红素制备的校准品因其不与重氮试剂发生直接反应而不能用于直接胆红素测定时的校准。
【关键词】胆红素、标准品、咖啡因法
胆红素是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对肝胆疾病及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血中的胆红素分为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测定胆红素的常用方法有重氮法、酶法和直接氧化比色法。通常根据胆红素与重氮试剂的反应特点,将其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临床医学实验室测定胆红素时,一般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调查表明,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室间可比较性不能令人满意。199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计划统计显示,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平均CV=15%。对于室内质控而言,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结果其CV-般都在5%-15%之间,远大于其他生化项目的结果。胆红素的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校准品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作者用咖啡因法(参考方法)对9种胆红素测定试剂盒中的校准品进行了测定,进而分析校准品对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胆红素测定的参考方法。
材料和方法
1.仪器:SHIMADZU UV-1601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制作所
2.试剂:对氨基苯磺酸、浓盐酸、NaOH、酒石酸钾钠、亚硝酸纳、无水醋酸纳、苯钾酸锅钠、EDTA-Na2为北京化工厂产品(分析纯)。咖啡因为
3.方法:依据胆红素测定的参考方法(咖啡因法)
分别测定样本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2】
结 果
表1 胆红素校准品咖啡因法测定结果
标准品来源 (批号) |
标示值(umol/L) |
测定值(umol/L)及相对偏倚 |
总胆 |
直胆 |
总胆 |
相对偏倚 |
直胆 |
相对偏倚 |
ROCHE 批号:19174905 |
71.0 |
30.1 |
71﹒1 - |
0.1% |
19.3 |
35.9% |
Beckman-Coulter 批号:M510123 |
157.3 |
133.4 |
152.3 |
-3.2% |
111.2 |
-16.6% |
IL 3/C 批号:854495 |
77 53 |
|
71.7 |
-6.9% |
54.05 |
2.0% |
TC USA 批号:7157* |
85.5 |
|
0.8 |
-99.1% |
|
|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临床诊断实验中心 批号:970701 |
171 |
|
168.2 |
-1。6% |
|
|
伊利康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 批号:164 |
164 |
|
164.85 |
0.5% |
|
|
北京中生生物工程 高技术公司 批号:980402 |
41.0 |
|
36.7 |
-10.5% |
|
|
宁波慈城生化试剂厂 批号 : |
95.0 |
93.7 |
97.9 |
3.1% |
67.7 |
-27.7% |
中科院感光所 批号:970311 |
70.0 |
30.0 |
69.5 |
-0.7% |
23.2 |
-22.7% |
讨 论
1.胆红素测定试剂盒种类繁多,方法各异,与之配套的 校准品也不尽相同。由于校准品中的成份(如游离胆红素、二牛磺酸胆红素)和基质(如血清、蛋白溶液)不同,其与重氮试剂的反应性也不一样。因此,不同试剂盒中校准品不能混用。
2.通常以游离胆红素制备的校准品因其不与重氮试剂发生直接反应而不能用于直接胆红素测定时的校准。有些直接胆红素测定试剂盒中由于没有适合的校准品,而采用总胆红素校准曲线或系数计算直接胆红素,可给测定结果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3.用咖啡因法对胆红素校准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总胆红素结果的准确度明显优于直接胆红素的结果。多数校准品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比靶值低,相对偏倚在-20%左右口由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尚没有公认的参考方法及直接胆红素的稳定性较差,使直接胆红素的定值存在一定难度.同时,由于缺少有证标准物,使直接胆红素的溯源受到限制,而成为疾待解决的问题。
4.胆红素测定的咖啡因法作为参考方法可用于总胆红素定量,但其试剂配制步骤繁琐,测定时用于工操作,因而不适于常规实验室使用,宜作为参考实验室进行准确性检验或方法学比较检验时应用。
参号文献
1.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BILIRUBIN IN SERUM(Basil T.Doumas et al :Clin Chem.31/11,1779;1985)
2.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RECT BILIRUBIN IN SERUM(B.T.Doumas et al :Ciin Chem 28:2305;1982)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谢洁红 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