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过酶校(标)准品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探讨血清酶测定标准化的新途径。
方法:向参加实验室(150家)发放酶校准品1支和血清样本3支,各实验室用现行方法分别测定校准品和血清样本,记录检验结果;用校准品定标后再测定血清样本一次,记录检验结果;计算校准品测定结果总体均值与标示值间的偏倚和校准前后血清样本测定结果精密度的变化。
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淀粉酶(AMY)和乳酸脱氢酶(LD)的测定结果均值与标准品标示值的相对偏倚≤±6%,分别为3.8%, -1.8%, 2.3%和-5.2%;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肌酶激酶(CK)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标准品标示值间的相对偏倚小于20%;分别为13.7%, -13.9%和-19.2%。在应用校准品后,多数项目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ALT由10%-44%下降至8%~42%,LD由16%~39%下降至8%~11%。
结论:我国临床实验室对血清ALT、AST、AMY和LD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向国际标准溯源性;使用酶校准品可改善不同分析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关键词:血清酶;酶标准化;校准品
Studies on Standardization of Serum Enzyme Determination
郭健* 王清涛 童清 杨振华
Jian Guo*, Qing-tao WANG, Qing Tong, Zhen-hua YANG.
*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Investigating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erum enzyme determination by using enzyme calibrator in lab tests.
Methods:150 laboratories were involved in this program One enzyme calibrator and three patient samples were send to each participate lab. The calibrators was tested using routine method and record the results. The patien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calibration. Record the results. All lab data was processed with computer.
Results:Compare with the target values, the bia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mylase (AMY)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 assays were 3.8%, -1.8%, 2.3% and -5.2% respectively, the bia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 and creatine kinase (CK) assays were 13.7%, -13.9 and -19.2% respectively. The precision of the enzyme assays were improved by using calibrators.
Conclusions:The traceability of ALT, AST, AMY and LD assays were reasonable. Calibrating by using enzyme calibrator can improve the assay precision among laboratories.
Key words:Enzyme; Standardization; Calibrator
血清酶测定是临床实验室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其检测结果
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用于血清酶定量测定的方法仍然以测定酶的活性为主,即酶的催化反应速率。由于酶蛋白本身的生物特点及其对催化反应条件要求的特殊性,使不同实验室的测定结果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远不如其他检测项目。为使血清酶定量(活性)测定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等不同的专业学会先后提出了酶活性定量测定的推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使血清酶测定向标准化迈进了一大步[1]。伴随基础研究的深入,人源酶制品特别是源于基因工程的酶制品,其纯度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提高,酶参考品(reference material)和酶校准品(calibrator)的大量成功制备为其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
本项研究拟通过酶校准品的应用,探讨血清酶活性测定时准确度的溯源性,比较不同实验室使用校准品前后测定结果间的离散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血清酶定量测定标准化工作提供实验室数据。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酶标准品:液体型人源生物制品,3ml/瓶(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
血清样品:混合人血清(HIV抗体阴性),3个不同浓度,1ml/瓶(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参加单位:北京市各级医院检验科、门诊部化验室等150家实验室。
二、实验方法
校准前实验:由组织单位向参加实验室发放酶标准品1支,血清样本3支,要求实验室现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定标(用K值计算时省略此步)和室内质控测定,分别测定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每个样本做双份测定,记录检验结果;再测定酶标准品,重复测定10次,记录检验结果。
校准后实验:以单点定标方式设定仪器校准参数,输入酶校准品的标示值,进行定标。分别测定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每个样本做双份测定,记录检验结果。
结果统计:全部参加实验的单位在指定日期内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寄到临床检验中心,由临检中心进行统计计算。统计过程中一次性排除大于“X±2S”的数据。计算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



结果
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参加本次实验的全部实验室利用其实验室血清酶常规测定方法测定酶标准品,测定结果见表1。按所使用试剂进行分类的测定结果见表2,按使用仪器分类的测定结果见表3。
校准对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影响:参加实验的实验室在使用统一的校准品前后分别对3个临床样本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至表6。
讨论
血清酶测定是临床实验室中最为常见的检验项目,对诊断疾病
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参加本次实验的临床实验室分属于不同等级的医院,用于进行测定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源自国内外多个不同厂家。参加实验室分别以各自的分析系统测定酶标准品,其结果的总体均值与酶标准品标示值间的相对偏倚≤6 %的项目有ALT、AST、AMY和LD,表明这四种检测项目具有向国际标准品较好的溯源性。而ALP、GGT和CK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均值与标准品标示值间的相对偏倚在10%~20%,提示这三种酶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溯源性较差(图1)。同时,有些血清酶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的标准差(S),如AMY(表1),说明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间存在较大的准确性差异。
分别按仪器或试剂进行分类统计,以ALT和CK测定结果为例,偏倚比较见表2、表3。说明试剂和仪器的不同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按试剂分类时,ALT和CK测定结果均值的最大偏倚分别为12.6%和24.9%。按仪器分类时,ALT和CK测定结果均值的最大偏倚分别为21.4%和34.7%。因此,仪器的校准对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在测定血清酶活性时不用校准品,而是根据仪器系统的特性,用给定的系数(K值)计算酶活性。虽然,一些学术团体(如: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也已推出了血清酶活性测定的推荐方法及试剂配方,但众多生产厂家生产的试剂间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别(如底物浓度,缓冲液组成、pH及浓度,辅酶纯度及浓度),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用K值计算出的酶活性结果。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应用校准品后,多数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ALT由10%~44%下降至8%~42%,LD由16%~39%下降至8%~11%(表4-6)。因此,正确应用酶校准品,除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外,还可以提高实验室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酶学标准物或参考物是血清酶活性测定标准化过程中必要的条件之一,为由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组成的分析系统提供了准确度溯源的依据,同时,也使由于不同系统间差别造成的测定结果的不一致性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克坚,杨振华. 临床酶学标准化的新途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99, 22(1):54
2. JSCC Document: Proposed Standard for Certified Enzyme Reference Materials (ERM), Jpn J Clin Chem 2000, 29: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