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生物和交叉感染控制一直是医院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也是医院通风空调的主要任务。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北京)洁净技术论坛上,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晋明教授指出,大量事实表明,医院空调往往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根源之一。这种感染绝大多数是由普通舒适性空调所引起的,但有些也是所谓的净化空调出的问题。
关键词:新技术空调系统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和交叉感染控制一直是医院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也是医院通风空调的主要任务。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北京)洁净技术论坛上,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晋明教授指出,大量事实表明,医院空调往往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根源之一。这种感染绝大多数是由普通舒适性空调所引起的,但有些也是所谓的净化空调出的问题。
不合适空调可引起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入院出现的病因与原有疾病无关,而是在医院内由新的病菌感染形成的。相对来说,空气是微生物较不利的生存环境。引起院内感染的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以及军团病的病原菌等在大气中几乎不出现,那么,为什么会光顾医院,引起院内感染呢?
据沈晋明教授分析,过去主要是不适当的医疗操作和清扫,而现在又常常由不合适的通风空调系统,将这些附着在表面的致病菌飞扬到空气中形成浮游菌,有的随气流直接接触患者,有的附着在医护人员的头发和衣服上,转运到其他病房。由于疾病、药物治疗或放射性治疗,患者的抵抗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院内感染几率会大大增加。
医院空调系统的发展过程沈晋明教授回顾了我国解决医院空调系统中微生物污染的三个阶段。他指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重视将已经发生的病菌杀死,而不顾及微生物如何发生。这种思路自然会认为依赖化学消毒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不但在室内,而且对空调系统进行消毒,设置许多紫外线灯管或使用很多化学消毒剂。长期的化学消毒实践已经暴露出许多弊端:化学消毒剂容易残留,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容易产
生耐药菌珠,并抑制正常菌群,从而破坏菌种平衡。
针对化学消毒灭菌的局限性,我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借助工业洁净技术这一物理手段来控制微生物污染,并取得一定效果。但这种手段的目的仍然是将已经发生的病菌除掉,多采用普通空调机组加上空气过滤器的控制方式。大量事实表明,单纯的净化除菌也无法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因为微生物是活的粒子,在不利状态下会变成孢子,有很长的潜伏期,可导致持续的潜在风险。在不合适的空调系统中,空调箱和管道内表面、冷却去湿盘管、冷凝水盘与排水水封、加湿器及其存水容器、空气过滤器表面等地方均促成致病菌的不断积存和繁殖。过滤器表面繁殖的微生物及其粒径非常小的代谢物很容易透过过滤器。细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