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中文译名目前尚不统一,香港译为“深切治疗病房”,大陆一般译作“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但Care包含了“看护”和“治疗”,用现代概念解释不妨译作“监护”,因此,ICU译作“加强监护治疗病房”可能更确切一些。事实上,ICU正以实施广泛和密切的生理功能监测,并据此进行判断和治疗为特色,所从事的是最富有活力并居医学发展前沿的危重病医学,具有极大的开拓性,能够从理论到临床不断推陈出新,做出许多普通病房难以做到的事情。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ICU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指标之一。
1863年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撰文:“在小的乡村医院里,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的情况已不鲜见”。这种专门为术后病人开辟的“小房间”即ICU的雏形。20世纪2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术后恢复室(recovery room)”,主要是为神经外科病人设置的,随后各专科及综合性的“术后恢复室”作为麻醉科或外科的一部分相继成立,并很快普及。
5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轻便呼吸机相继推出,循环系统压力和心电监测技术不断改善,Swan-Ganz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显著地拓展了临床监测视野和治疗能力,为危重病人治疗的专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现代病理生理学主张整体认识危重病人,虽然病因各异,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均循同一途径(common pathway)导致心、肺、肝、肾、脑等损害并危及生命,这一阶段的治疗任务和原则应该是相同的,向某一纵深领域发展的专科已无力能及,促进了将危重病人作为一特殊群体给予单独治疗和管理。
50年代后期,在内科系统首先建立了ICU,如冠心病ICU(CCU)、呼吸ICU(RCU)等,继而外科“术后恢复室”也改建为专科或综合的ICU。ICU的建立促进了危重病医学的实践和发展。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宣告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ICU作为主要的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
在我国,ICU非常年轻,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观念、技术、设施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医院都建立了ICU,虽然设备、水平仍参差不齐,但必将大力推动我国危重病医学的快速发展。 (郝蓉美)
我院ICU成立于2003年2月1日,设6张床位,全部是可摇动式监护床,配Solar8000监护仪,E200呼吸机5台,Drager呼吸机1台,血气分析仪1台,采用横梁式吊塔(Ponta)集中供氧、负压吸引、空气、空氧混合,除颤器、心电图机各1台,床单位臭氧消毒机1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台,湿化器2台。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共接收350例手术,其中肺部手术133例,心脏手术102例,其他115例,死亡5例,其他均安全转出。ICU护士均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进修学习后上岗,既保证了监护质量,也使我院ICU水平有了整体提高。
(荣宁宁)
二、ICU的监测级别
ICU收治的危重病人需要进行各种监测,但并不是都需要进行所有项目的监测,而是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病情,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避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通常分为一、二、三级监测。
①三级监测:适用于经积极治疗已脱离危险的恢复期病人、大手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但仍需在ICU观察治疗者。监测项目包括:心电监护、无创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液体出入量,每日或隔日测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血气、肝功、血肌酐、尿素氮、床边胸片等。
②二级监测:适用于具备一个脏器衰竭指征的病人,需进行受损脏器支持治疗者。监测项目包括所有常规监测项目并增加频度,同时根据受损脏器,重点选择相应的监测项目,如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肝、肾功能监测、脑功能监测等诸项指标。对可能继发的其他脏器功能改变,也应采取针对性的监测手段,便于及时采取保护和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进行造影、超声及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对护理要求高。
③一级监测:适用于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病人,病情重、死亡率高。监测项目除包括常规项目及受损脏器功能监测外,对其他脏器功能也应进行全面检测,每日测体重,计算热、氮平衡,观察每小时甚至每分钟尿量。有创监测多,对护理的要求更高。 (郝蓉美)
三、ICU的器械设备
除普通病室日常所需器械外,ICU至少需要下列设备: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呼吸器、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机、输液泵、起搏器、气管插管及切开所需急救器材,有条件者应配备血气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血及尿常规分析仪、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床边X线机、动脉内气囊反搏器等。
1、床边监护仪
①有心电图、心率、呼吸、体温持续的数字及图像显示,作为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项目。
②至少可同时描记心腔内压力曲线及图像显示、动脉内压力曲线及图像显示,同时有数据显示。
③可调的各监测值报警范围及声光报警装置。
④24h内所有监测项目的储存回忆系统。
⑤配套使用的便携式监护信号发射机,在一定距离内,床边监护仪可收到信号,便于转运病人。
2、中心监护仪
除具有床边监护仪①~④项功能外,还应具有同时显示4~8张床病人的心电图、心率、呼吸及体温的图像或数字显示。配套使用的有床边监护仪,异常数值报警时的记录仪,及可选择监护图像的资料打印机。
3、呼吸机
有定压、定容、定时或几种转换形式兼有的多功能呼吸机,临床多推崇定容型呼吸机,包括只做单纯通气支持用的简易呼吸机,功能较少,操作简单,应用迅速,适用于多种病人;可做肺疾患治疗的多功能呼吸机,呼吸型式齐全,有呼吸系统肺容量及压力等监控显示,可作为临床通气状态及肺功能分析的主要依据。总体的基本性能要求是:①包括临床常用的几种基本呼吸类型,如触发性辅助通气、控制通气、正压通气、间断指令通气等。②有通气指标异常时的声光报警装置。③能做较全面的呼吸功能监测。④易于操作及调整,工作噪音小、占地面积适宜。⑤每台呼吸器至少应配备两套管道。
4、麻醉机
在ICU病室内开展的气管切开、伤口特大换药、心内按压、置入气囊漂浮导管等,均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麻醉治疗,用于急救、进行呼吸功能指标分析等均要借助于麻醉机。麻醉机是ICU必备的设备。要求操作简单,治疗方法易于掌握,效果迅速。
5、血气分析仪
危重、机械通气病人的血气分析测定是以小时甚至以分钟为单位的,专职实验室人员多难以顾及,设备要求以操作简便、结果迅速,能很快重复使用为主。
6、完整的床单位
病床应有可控制高低的床头、床尾及两侧床体有保护的病床为佳。床单位常规设置有床边监护仪、呼吸器、简易呼吸囊、血压表、听诊器、输液架、中心管道供氧、真空负压吸引、压缩空气装置,及除颤器、急救物品及药物、微量泵、电源插板、地灯等。
ICU内仪器复杂、数量较多,多无专人操作,且经常反复使用,出现损坏是必然的,应设专人负责保养、维修,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 (李春梅)
四、机械通气监护
在ICU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占绝大多数,有关机械通气的监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1、气管插管、切开管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为减轻气管插
管对咽后壁的压迫,头部位置宜稍向后仰,插管应固定,防止上下滑动,损伤气管粘膜。为防止气囊长期压迫气管粘膜引起溃疡或坏死,气囊每1~2h放气5~10min;神志清醒病人,要防止患者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对行气管切开者,气管创口及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注意检查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度是否合适,打结是否牢固,每隔4~6h清洁内套管1次,每日消毒内套管1次。
2、呼吸道的湿化:采用加温湿化和间歇气管内滴注湿化,以提供与体温相近的加热湿化气体,从而保证呼吸道湿润。间歇气管内滴注的溶液常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酶配制而成,一般每15min1次,每次5~10滴,以确保呼吸道有效湿化。对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引手法要轻柔迅速,每次吸氮不宜超过15秒。危重病人在吸痰前,可酌增机械呼吸的通气量或吸氧浓度,以防发生缺氧。气管内吸引与翻身、拍背等物理措施有机结合,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呼吸参数的调整:呼吸频率一般12~18次/min,潮气量一般10ml/kg,对于ARDS患者,潮气量可减少到4~8ml/Rg。在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吸入氧浓度可给予50%以上甚至可100%,但时间不能过长,随着病情的逐渐稳定,应尽量减低吸入氧浓度,一般应该在40%以下为好。吸呼时间比1:1.5~2左右。气道压力以不超过50cmH2O为限,并尽可能维持在40cmH2O以下。
4、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①呼吸道感染:应用呼吸机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或丧失,细菌更容易侵入呼吸系统,更易发生新感染或使原有感染加重。在预防上重点强调呼吸回路、接口、湿化装置的消毒;在治疗上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或经验性气管内滴入或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
②通气不足或过度:压力过低时,可造成通气不足,引起高碳酸血症,导致呼吸衰竭,影响循环功能;压力过高时,可造成通气过度,使PCO2下降,影响血压和神经系统功能,还可造成低血钾,引起心律失常。应随时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以改善通气功能。
③呼吸道阻塞:是较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可因气管插管的位置不正引起,可因吸痰不彻底或湿化不足粘痰阻塞支气管引起。矫正套管位置、吸痰拍背、暂时增加通气量等办法,大多数可在短期内恢复。
④压力损伤:对气管切开者,在压力高时,可形成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多是由于密封性差或压力高引起,一般能自行吸收,严重者需切开排气。
⑤循环障碍:主要是心排量不足和血压下降。对心血管功能异常和血容量不足的患者,通气压力不可过大,吸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循环功能。
5、注意事项:
①注意呼吸机各连接管道的密闭性,尤其是气管套管间的连接,在较长期应用时更要小心。
②注意呼吸参数,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和需要随时调整,保证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的一致性,若出现对抗,要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③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吸痰和气道湿化。
④注意在变动体位后,要重新检查管道的连接,以防意外的发生。
⑤护理人员要熟悉所应用呼吸机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其操作程序及各参数的调整,注意其运转时的节奏和音响变化,防止发生故障。
(李春梅)
五、ICU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在ICU病房,由于病人的病情重、抵抗力差,各种侵入性监测及介入治疗多,使感染机率明显增高。如何减少医院感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1、环境污染的控制:监护床之间最好用屏障分隔,有条件者应该设置层流空气,经5um过滤器输入室内,以杜绝污染。及时有效处理病人换药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等,墙、柜、床定时擦拭消毒,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每次1小时。严格限制进入ICU人员,专用拖鞋、衣帽、口罩,坚持洗手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
2、留置导管导线的管理:因监测的需要而留置的各种导管,是引起ICU菌血症的最主要来源,导尿管、三通管等为治疗和监测带来了方便,也是极其危险的细菌感染入口。导管争取在2~3天内拔除,最长不宜超过7天,否则要进行更换。每日消毒导管出入口处,尤其是血管导管,超过3天时,对导管尖端应常规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交叉感染的控制:气管插管留置时间较长,或气管切开时,经气管插管或切开处吸痰、雾化吸入等,都可因操作带入污染而致肺部感染。除强调严格无菌操作外,主张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或应用完全密闭的经呼吸机导管吸痰装置。
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外科ICU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反会增加感染特别是霉菌感染的机会。缩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程,术前即期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2~3天,必要时延续到5天,一般不超过1周。再延长时,要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并加以预防。
5、重视隐蔽的感染灶:如口腔或五官科疾病的潜在感染灶,慢性支扩感染,术前感染未被稳定控制等,术后都有可能进展而影响全身。
(郝蓉美)
六、ICU病人的健康教育
1、准确评估: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体贴入微的关心,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社会文化背景、既往经历及健康需求,制定出教育目标,实现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的良性转变。
2、个体分析:在各系统疾病共性教育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健康需求,对计划进行选择、增减,优先解决危害健康的重要问题,再合理安排相关的教育内容。
3、教育方式:要采用的方式包括:
①口头讲解: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常结合日常护理活动进行;
②提问回答:重视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加深认识及理解;
③模仿示教:示范操作可增加感性认识,加以指导和纠正;
④图文阅读:对有文化的病人,卡片等书面形式更加便于理解,内容全面,节省时间。
4、教育过程:
①抓好第一课:应在初步诊疗后或初步抢救处理后进行,重点向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制度;
②图册形式:针对不同疾病,设计不同的图册,包括卧位姿势、活动范围、饮食要求等,患者可模仿执行;
③可视工作:护士应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不要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
④特殊诊疗:让病人了解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可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合作,全身心全方位参与配合诊疗护理,提高治愈率。
5、转科指导: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就要转到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做好解释工作,转变患者思维,列举专业长处,使患者愉快地转出ICU,为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