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行业动态
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产品信息
实验室信息
实验技术
标准法规
中国出口产品如何突破绿色壁垒
发布时间 2006/11/11 点击 1261 次
对于中国外销的农产品机电产品来说,今年可谓是险关重重。5月29日起实施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7月起全面实施的欧盟针对机电产品的环保“双绿”指令,一系列绿色壁垒直接影响中国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相关产品出口。中国出口产品如何“健体强身”,突破重重壁垒?
最森严的绿色壁垒来了
被称为“最苛刻的检测标准”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成为中国遭遇的最森严的绿色壁垒,其对中国农户、企业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已经在局部显现。
肯定列表制度分为“暂定标准”和“一律标准”,前者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后者则对尚不属于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0.01毫克/千克的标准(相当于每100吨农产品中,化学品残留量不允许超过1克)。一旦输日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这一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
不久前记者在江西采访了解到,由于江西鳗鱼九成以上出口日本,相当数量的涉鳗企业和农户正面临“生死”考验。来自江西省外经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面对日益严格的检测标准,江西4家烤鳗厂有2家关门,原来约150个养鳗场现仅存98家。江西瑞金市壬田镇农户刘建林是个养鳗大户。站在自己十多亩鳗鱼塘边,他神色忧虑。曾经每年给他带来上万元收入的鳗鱼,如今已经成了他的心病:“不知道现在养的鳗鱼能不能通过企业验收。”
山东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份额最大的省份,输日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全省出口食品企业总数的40%。初步测算,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将对山东省5000多家相关企业、500万人就业产生影响。而且,山东省出口日本的农产品一旦受阻,其影响还会波及养殖、饲料、农兽药生产、运输等产业。
不久前到山东访问的日中经济贸易中心副会长西田健一表示,肯定列表制度必然导致检验项目的增加,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到港停留时间,将从7天延长至一个月以上,这对视新鲜为生命的农产品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据商务部统计,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从今年2月开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整体连续两个月下降。即使有的略有增长,增幅均低于去年同期10~20个百分点,增幅降到去年以来最低值。
中国外贸频遭“绿色”点穴手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今天,包括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在内,中国外贸正处于绿色壁垒“环伺”的境地。据商务部统计,自2001年开始,中国输日农产品先后遭遇24次较大规模的贸易、技术壁垒。2005年8月1日起,欧盟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检测标准提高3000倍。仅在1997年至1999年的3年中,我国因遭受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达200亿美元。
绿色壁垒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农产品。在2005年12月意大利发生的针对中国的“毒鞋风波”中,意方就是根据欧盟94/27/CE和02/61/CE等相关指令,检测出涉案中国鞋皮革中镍、偶氮染料、镉和五氯苯酚等4种物质超标。被德国客户退货的一批中国橡胶鞋,检测出甲醛含量超标。意大利卫生部部长还表示,将把这类检测扩大到中国的服装、玩具等商品上。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是,意大利鞋业协会下属意大利制鞋材料研究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进口鞋“有损”健康。这意味着中国每年出口意大利的约1亿双皮鞋面临全面退市的危险。
在机电产品方面,“中国制造”同样不容乐观。根据欧盟此前通过的“双绿”环保指令,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已于2005年8月13日起执行,出口欧盟的电子电器类产品将打上一个回收的标签,其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于2006年7月1日执行,主要针对限制包括铅、汞、镉在内的6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说,由于目前欧盟约占我国家电出口市场的1/4,“双绿”指令付诸实施后,中国直接受到影响的电器产品出口额将达317亿美元,占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71%,我国家电出口价格至少上涨10%。这意味着一大批中小企业将因无力承受高额成本而倒闭。
以“绿色发展”破解绿色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中“绿色化”倾向日益走强。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我国已经连续12年实现贸易顺差且高速增长,2005年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8.8亿美元。在这种贸易格局中,一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打“绿色牌”仍将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招数。
突破绿色壁垒,必须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的“绿化”。在微观层面,必须改变生产者意识,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以农业出口为例,尽快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备案制度,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在中观层面,必须加快技术研发、标准设置和产业整合。专家指出,欧美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及其他技术壁垒,一方面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壁垒可以控制被设限国购买本国技术和设备,进而迫使被设限国无法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丧失产业标准话语权。对于我国企业,摆脱低价竞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并制定新的产业标准,才是跨越欧美技术壁垒的最好途径。此外,国内生产商应从有害物质材料测试、建立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等方面加强产品绿色预警能力。
在宏观层面,应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的监督、调控和对外交涉能力。事实证明,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壁垒,一方面要靠企业、行业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早做绿色产业规划,出台鼓励、支持政策,以及通过协商、谈判等外交手段发挥作用。
[来源:来宝网【www.labbase.net】]
首页
|
我要求购
|
展会信息
|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