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行业动态
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产品信息
实验室信息
实验技术
标准法规
中南大学驯化出铬渣的“解毒细菌”
发布时间 2006/11/11 点击 1336 次
科技日报讯 9月19日,由中南大学、湖南正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细菌解毒铬渣及其选择性回收铬的新技术”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和高度评价:“填补了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
铬盐和金属铬是重要工业原料,但其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含铬废渣产生,铬渣中的水溶性六价铬被列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8种化学物质之一,是国际公认的3种致癌金属物之一。我国年产铬盐15万吨左右。陈旧的钙焙烧技术使得铬渣的排放量近乎国外的3倍。每年新产生有毒铬渣约90万吨,历年堆存量已达600万吨。
铬渣占用大量土地,也使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我国业界多采用“湿法解毒”和“干法解毒”两种工艺,其共同的缺点是投资过大、处理成本高(每吨渣均超过500元)、能耗大、铬回收难或无法回收。企业每生产一吨铬盐,上缴国家的税费不到500元,而治理铬渣需要2500元,现存600万吨将需150亿元治理。因此,铬渣的治理一直困扰和阻碍国家铬化工行业的发展。
以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立元为首的“铬渣生物解毒”课题组努力实践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经过8年艰苦的研究,从铬渣堆埋场的附近淤泥中分离驯化一株能还原碱性介质(7—11)中高浓度六价铬(2000mg/L)的菌株Ch—1,首创了细菌直接解毒铬渣并选择性浸出回收铬的方法。该技术易于规模化、工艺简单,解毒时间10天,且回收铬渣中90%%以上的六价铬,不仅铬资源得到再生,铬渣也得以彻底解毒,达到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技术的运行成本每吨渣200元左右,按此计算,600万吨铬渣处理将为国家节约上百亿的资金,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来源:来宝网【www.labbase.net】]
首页
|
我要求购
|
展会信息
|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