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胜博士,现任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华胜博士
丁香园:您是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对生物芯片有多年的深入研究。请您对向丁香园140万会员对国际、国内生物芯片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做一个介绍。
肖华胜博士:好的。去年10月份,我们在《中国科学》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生物芯片的发展现状。
“生物芯片”概念是1991年提出的,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它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生物芯片中,基因芯片的发展速度最快,商业化水平最高。美国Affymetrix的光刻技术和Agilent的原位合成技术在基因芯片上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生物芯片在功能基因组、系统生物学、药物基因组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芯片在药物研发上的应用比在基础研究上的应用更为广泛。除了科研上的应用,生物芯片逐步应用于检测检验领域,包括临床诊断、疾病预测及其他相关的产品。在2007年年初,美国FDA批准了一项用于分析乳腺癌愈后的产品应用于临床。这一产品基于基因表达芯片多参数分析,预测乳腺癌愈后的结果。它是第一张应用于临床愈后评估的生物芯片产品。生物芯片的下一个市场在临床检验检疫。因此,生物芯片的应用领域是很广阔的。
中国的生物芯片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建立了3个大中心:北京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即博奥生物)、上海国家芯片工程中心和西安微检验工程中心,从事生物芯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国家的863计划也在十五和十一五计划给予项目支持。我国的生物芯片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几个中心已经搭建我国生物芯片研究的平台,同时也正在开发一些用于临床诊断和检验检疫的生物芯片产品。生物芯片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所以也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丁香园:您谈到了生物芯片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生物芯片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实验室没有充裕的经费来购买。目前,生物芯片的成本是否已经大幅度地降低了?
肖华胜博士:成本确实是影响生物芯片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从刚开始,用生物芯片分析一个样品,需要花费上万块的经费,现在一张科研用的芯片只要6、7千。成本在大幅度地降低。但要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生物芯片在价格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量的增加,生物芯片的价格正在逐步地降低。我国这几个中心也在努力降低成本。如果产品的需求量足够大,那么检测用的生物芯片可以降到几百块。产品的需求上升,芯片的价格会直线降低。另外,我们也通过技术革新、原料的国产化等来降低成本,促使生物芯片的价格早日降低到临床检验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
丁香园: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SBC)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经过7年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旗下已有华冠生物、沪晶生物等多个子公司。今年1月1日,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Bio)。请问ShanghaiBio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上成立的?
肖华胜博士: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建立了7年。在过去的七年里,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边建设边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平台,逐渐形成了两个方向: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这几年我们为国内、国际的药厂提供了很多技术服务。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和下属的子公司在进行产品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走上了发展的轨道,需要对这些平台进行整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把技术服务的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丁香园: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依托哪些平台?各个平台的特点在哪里?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剥离出来的,它几乎集中了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的所有平台。现在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和药物基因组学上,以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为核心,建立了一系列的技术平台:
1. Affymetrix技术平台:2002年引进,2008年Affymetrix公司授予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优秀服务供应商奖”。
2. Agilent公司基因芯片平台:2002年引进,2007年成为Agilent公司在中国唯一的论证技术服务公司,并颁发给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亚太地区优秀服务供应商奖”;2008年,我们公司连续第二年获得Agilent公司“亚太地区优秀服务供应商奖”。(相关链接:SBC连续两年获得“Agilent亚太地区最佳服务商”奖)
3. Illumina芯片服务平台:2003年引进了Illumina公司最大的一套系统,也是Illumina公司在世界上第三套系统。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这套系统参加国际的T-meck计划。去年和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合作进行牛皮癣关联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1月份的《Nature Genetics》上。
4. Nimblegen芯片服务平台:2008年建立。Nimblegen芯片平台在ChIP芯片和CGH芯片有它的优势。
5. 除了以上这些平台外,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还有自己研发的平台--以点样技术为基础的平台。这个平台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需求来订制芯片。从基因克隆到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整个流程,我们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完成。
在生物芯片技术的上游,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还建立了“中华组织库”,建立了组织芯片。在基因组学方面,我们建立了常规测序、高通量测序的Solexa和SOLiD技术平台,这样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基因组和药物基因组高通量分析的平台就非常地完善了。
另外,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建立了以ABI公司的7300和7900定量PCR仪为基础的定量PCR服务平台,用于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同时,我们建立了生化分析实验室,用于在药物研发中分析代谢产物的改变情况;还有国外企业建立用于寻找疾病生物标记物的平台。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以生物芯片平台为核心,向临床诊断等多个方面扩展业务范围,最后会形成一个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服务的大平台。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我们国家的大科研项目提供技术平台支持,从而推进中国的科研发展。
丁香园:我们注意到近两年来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从代理销售国外品牌,到自主研发,到合同研究组织(CRO),国内开始涌现不少成功的“中国制造”。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Bio)的业务重点在生物芯片CRO,它在国内外的生物技术市场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是怎么看待中国的生物芯片CRO市场的?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定位主要在CRO上。现在中国的药物CRO市场主要在化学合成CRO市场上,但业内都看好生物技术的CRO市场。目前,中国还没有药明康德这样大的CRP公司。我们希望把上海伯豪建成一家强大、有实力的CRO公司。
中国的生物芯片CRO市场正在逐年扩大。最近,有一些人担心金融危机是否影响国内的CRO市场发展。从我们现在收到的信息和数据来看,还没有看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太多影响。国外的一些制药公司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暂停了原来筹建的研发实验室,甚至关闭了一些原有的研发实验室。比如,2008年,Merck进行战略调整,节省开支,把它在西雅图专门一年制作5万张芯片的实验室关闭了。但Merck的项目还要进行,所以它需要把这一业务外包。我们最近也收到不少国外公司的外包业务联系电话。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已经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而且还有成本优势,所以我们赢来了更多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我们与Merck进行业务合作,建立了质量控制体制。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完全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甚至我们提供的数据质量超过了他们在美国研究机构的数据质量。我们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把它们的外包业务投到中国来。
也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丁香园: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能给客户带来哪些实惠?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很完善的服务流程体系,同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的、个性化的技术支持。
1. 前期的市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哪些服务和产品可以使用。
2. 由销售人员与客户联系和交流,了解客户的项目,提供项目所需的技术支持,洽谈业务。
3. 由业务人员收取样品,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每一个流程都有严格的质控,确保数据的质量。
4. 数据收集完成后,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反馈给客户。如果客户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那么还可以和我们公司一起来制定分析方案。
2008年,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技术支持部,从项目开始时就为客户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和样品采集的建议,在项目后期提供数据分析服务。
丁香园:我们了解到上海博豪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的团队成员及各自背景?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由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原上海市科委主任、上海创管公司董事长华裕达先生担任。他有很好的战略眼光。
上海伯豪的CEO由美国的Dr. Jason (Gang) Jin担任。Dr. Jason (Gang) Jin在生物芯片有十多年的技术经验,有药厂和大学的研究机构的工作经验,曾在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工作,现在任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主要负责国际市场的开拓。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由我来兼任,主要负责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在国内的运转,包括技术革新和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市场部由徐晓东负责。他在生物芯片领域里工作十年了,对生物芯片的市场和技术发展有很深刻的认识。销售部由王新伟任国内销售部总监,有将近十年的生物芯片销售经验,有比较好的销售管理经验。技术支持部由陈耀坤博士负责。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很好的生物学背景,又有很好的信息学背景,所以他在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遇到的困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还有负责实验室服务的韩利忠博士,上海医科大学博士,上海国家芯片工程中心博士后,有比较强的生物学背景。所以我现在到实验室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笑)。
丁香园: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Bio)有什么样的人才战略?什么样的人才是贵公司重点引进和培养的?最近是否有比较大的招聘计划?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很重视人才的引进。目前,公司刚成立,我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引进和培养人才:
1. 生物信息:需要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人才。
2. 质量控制体系方面需要引进一个带头人。因为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需要引进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员。
3. 生化分析和DNA测序方面的人才。
当然,有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打下的基础,我们也会在内部培养、选拔一批人才。
最近,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会有一份招聘计划,引进一批人才,充实我们的队伍。届时也会在丁香人才网上宣传。
丁香园: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Bio)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策略是什么?
肖华胜博士:目前,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很强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客户提供优秀的服务。下一步,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几个新的实验室,比如上面所说的生化分析实验室、临床检测实验室。然后,我们还正在成立一个动物模型实验室。
我们公司将由比较强的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逐步向临床检测的方面发展。
人物简介:
肖华胜博士,现任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专业硕士,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博士后。
现任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大规模基因表达谱技术和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肖华胜博士是国内较早建立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开展相关研究的人员之一,利用大规模基因芯片技术平台系统地研究了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基因的表达改变和部分重要基因的功能,发现了一批潜在的药物靶点,解释了临床上药物的作用机理,为今后疼痛药物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在疼痛领域是第一次尝试用大规模的研究手段系统地研究基因的表达改变,一系列研究论文发表后,得到同行的较高评价,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比国外的同类工作提前了半年时间。国际疼痛界权威Clifford J. Woolf 推荐肖华胜以第一作者在PNAS发表的论文为1000篇重要的生物学论文。该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协第九届青年优秀论文。
作为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基因芯片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NA基因芯片和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平台,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开发了20余种基因芯片产品,其中一个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投放科研市场。在建立自己的技术平台的同时,积极跟踪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引进,消化和建立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Affymetrix芯片系统和Agilent的芯片系统,利用这些技术正在进行二次创新开发。到目前为止,已经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国际上最为全面,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基因芯片技术平台,建立了规模化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了ISO9001质量技术体系的认证,获得了Affymetrix认证的技术服务中心。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已经为国内的500余家科研单位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现在已经逐步走向国际,为国外药物开发机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