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行业动态
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产品信息
实验室信息
实验技术
标准法规
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在交叉学科上取得较大进展
发布时间 2006/11/11 点击 1371 次
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学科,它将鱼类和昆虫等生物视为有生命的机器,研究力学设计概念及其运动链的系列理论。
研究生院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4月,主要从事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研究。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教授童秉纲先生的领导下,该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组成联合团队,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已经在理论模化、数值模拟、模型实验、活体测量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10月,该实验室承担了以“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为主题的第214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具体会务工作,童秉纲院士被聘请为会议的两位执行主席之一。在会议上,该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所做的会议报告约占报告总量的1/3,已初步显现出在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作用。此外,童秉纲院士还被聘请为主题为“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的第22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四位执行主席之一。
该实验室于2004年相继毕业了两名博士生。胡文蓉同学研究鱼类直线变速运动的力学机理,她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鱼类单向机动运动二维流动特征的数值研究》。余永亮同学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昆虫前飞拍翼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模化研究》,他首次在昆虫飞行领域提出理论模化的研究途径,并以此研究了昆虫前飞过程中的非对称拍翼和不同拍翼轨迹对飞行气动性能的影响。两名同学的博士论文都深受答辩委员会的高度好评。该实验室还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若干篇鱼类游泳、昆虫飞行等生物运动力学方面的论文。
该实验室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已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果蝇平飞的非定常流动机理和力能特性研究》,正在执行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鱼类机动运动的特征和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与仿生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昆虫翼柔性变形的力学效应与节能机制》。
该实验室还积极联合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不仅与国内该领域的相关团队保持紧密联系,还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已聘请该领域国际知名的日本千叶大学刘浩教授为客座教授,并签订合作研究协议。该实验室还多次邀请来自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来访。
研究生院生物运动力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
[来源:来宝网【www.labbase.net】]
首页
|
我要求购
|
展会信息
|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