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赖氨酸乳酰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和哺乳动物(例如人和小鼠)细胞中的新型翻译后修饰(PTM),它直接刺激基因转录并显着影响下游基因表达和DNA复制。了解赖氨酸乳酰化在高度依赖糖酵解和乳酸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图1. 乳酸作为信号分子,通过 M1 巨噬细胞中的组蛋白赖氨酸乳酰化刺激基因转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乳酸化修饰位点鉴定方法:
1.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 MS):
MS技术是鉴定蛋白质乳酸化修饰位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高分辨率质谱仪,如Or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仪,可以精确测定修饰后蛋白质或肽段的质量,进而推断出修饰的类型和位置。结合酶切消化和纳升液相色谱(Nano-LC)技术,可以提高样品的分离效率和鉴定的灵敏度。
2.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NMR技术可以提供蛋白质或肽段的结构信息,包括修饰位点的精确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结构细节。对于乳酸化修饰,NMR可以帮助确定修饰对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影响。
3.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通过MS/MS技术,可以在质谱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分解选定的肽离子,获得更详细的序列信息,包括修饰的精确位置。结合特定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可以自动化鉴定乳酸化修饰位点。
4.生物信息学工具:
随着质谱数据和蛋白质数据库的快速发展,许多生物信息学工具和算法被开发出来,用于分析和预测蛋白质的乳酸化修饰位点。这些工具可以基于已知的修饰模式、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信息,预测潜在的乳酸化位点。
除了上述方法,也有其他技术和方法可以用来鉴定蛋白的乳酸化位点,如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但质谱技术是最为准确和高通量的方法。

图2. 乳酸化修饰质谱分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BTP)开发了基于质谱 (MS) 的高效蛋白质组学技术,可用于 PTM 底物的全系统识别和定量并绘制其位点。对于赖氨酸乳酰化分析,我们将基于抗乳酸抗体的免疫沉淀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技术相结合。我们使用一系列酶促和化学裂解方法以及广泛的分级分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蛋白质组序列覆盖率。此外,我们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可以有助于理解细胞生理学中蛋白质乳酰化的功能相关性。欢迎免费咨询,了解更多服务详情!
>>点击了解更多优质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