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类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涉及将SUMO蛋白质共价连接到目标蛋白质的特定赖氨酸残基上。这种修饰对于调控蛋白质的定位、稳定性、活性以及参与细胞周期控制、DNA损伤修复和信号转导等过程至关重要。因此,准确检测SUMO类泛素化水平对于理解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SUMO类泛素化水平的方法
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 MS)
质谱分析是检测SUMO类泛素化修饰最精确的技术之一。通过使用高灵敏度的质谱仪,如Thermo公司的Orbitrap Fusion Lumos,结合纳升流动相色谱(Nano-LC),可以实现对SUMO化蛋白质及其修饰位点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鉴定。此方法可以定量分析SUMO修饰的程度,并鉴定修饰的具体位置,为深入理解SUMO化的功能和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图1. SUMO 化蛋白质谱鉴定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通过使用针对SUMO及其共价连接的目标蛋白特异性抗体的西方印迹分析,可以检测和确认特定蛋白质的SUMO类泛素化状态。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筛选和初步分析,但对于定量分析和识别具体修饰位点有限。
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
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强有力的技术,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修饰状态。通过使用针对SUMO或目标蛋白的抗体,可以特异性地富集SUMO化蛋白质,然后通过西方印迹或质谱分析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对于鉴定蛋白质复合体中的SUMO化状态尤其有用。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可用于定量检测SUMO化蛋白质。通过设计特异性抗体对SUMO及其目标蛋白进行识别,ELISA可以提供关于SUMO化水平的直接定量信息,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快速筛选。
结合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全面地评估SUMO类泛素化的状态和功能,还可以揭示SUMO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从而为发现新的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质谱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成为研究SUMO化蛋白质动态变化和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凭借先进的质谱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SUMO类泛素化水平检测服务,助力科研工作者深入理解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复杂机制,欢迎免费咨询!
>>点击了解更多优质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