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所邀请,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首席流感病毒及疫苗专家John Wood博士于2006年6月8日访问我所,在生检处学术厅作“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发、质量控制和国际现状及进展”的专题讲座和讨论会,生检处姜典才副处长主持此次讨论议。
王军志副所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我所的功能、组织结构以及质量保证系统。然后John Wood 博士简介了 NIBSC在季节性流感疫苗研发中发挥的作用:NIBSC和包括生产厂家、审评部门、英国卫生部、WHO等紧密合作,在研究、批签发及参考试剂研制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发中,NIBSC采用反向遗传学(RG)技术,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血凝素(HA)和神经胺酸酶(NA)基因以及实验室适应株A/PR/8的其它六个基因分别克隆到质粒上,共感染Vero细胞,得到遗传重配的病毒。在反向遗传学操作中,对HA基因上与高致病性有关的蛋白酶切位点――多碱性氨基酸基序进行改造,产生的重配株高度减毒,同时保持了在鸡胚上的生长特性,此技术比传统的重配技术有更高的确定性。根据英国兽疫部门的要求,反向遗传学操作中,H5N1病毒的培养及核酸提取以及共感染Vero细胞的操作在BSL-4实验室中进行,只有在体外方法和动物模型(鸡胚、鸡、雪貂)上证明重配株高度减毒后才可以在BSL-2+试验室中进行后续工作。NIBSC据此制备的疫苗原型株NIBRG-14发送到34个疫苗企业和20多个监测和诊断实验室。根据各企业使用情况反馈,NIBRG-14虽然有很好的感染性,但血凝素产量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的30%。通过SDS-PAGE分析,病毒中血凝素蛋白含量为20%,而普通人流感病毒中为40%。这可能是其血凝素产量较低的原因。
根据对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的比较,将病毒划分为许多分支(clade)。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流行的病毒属于分支1,而中国、印尼、日本、南韩等国家流行的病毒属于分支2。NIBSC、美国CDC和St Jude Research Hospital以前制备的重配株的供体株均属于分支1,由于尚不清楚由分支1毒株制备的疫苗能否对分支2的病毒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三家研究机构又分别制备了基于分支2病毒的疫苗原型株。
在大流行流感疫苗的质控方面,John Wood 博士提到将在美国召开的大流行流感疫苗决策部门工作会议(6月12-13号),其中第三工作组涉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决策。大流行流感疫苗不同于季节性流感疫苗,首先,毒种由RG技术制备;种类可能为全病毒、裂解和亚单位疫苗;为增强免疫原性,降低抗原用量,可能添加铝佐剂或其它种类佐剂。在疫苗签发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用于单扩试验的参考试剂供应,佐剂对某些试验的干扰,疫苗检定的速度,国家检定机构的准备情况。对于参考品,通常需要三个月制备,但疫苗可能在其到位前已经生产,需要替代方法来衡量疫苗的效力,或预先建立抗血清库(library);对于鉴别试验,可以由国家检定机构采用PCR方法对疫苗企业的工作种子批进行验证,同时确认工作种子批中与减毒有关的特征序列。铝佐剂可能干扰单向免疫扩散(SRD)试验,解决办法包括:抗原解离、替代效力试验和在半成品添加佐剂之前检测。WHO已经对各国家检定机构发出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对流感疫苗进行批签发、是否准备对大流行流感疫苗批签发、紧急情况下检定样品的能力、可能需要的参考品的数量等,敦促各检定机构制订相应的预案。
在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提出了很多技术性问题,John Wood 博士一一作答。关于今年季节性流感疫苗甲3型提供了多个毒株问题,John Wood 博士回答说首次制备的毒株产量不令人满意,因而后来又筛选出高产量的疫苗株。但John Wood 博士建议,在疫苗检定中使用的参考品应当与采用的毒株相匹配,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结果。在讨论会结束后,John Wood 博士还参观了我所相关科室,并与检定人员进行交流。
桑所长一行于今年5月份到英国NIBSC访问,确立了NIBSC和我所之间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合作机制。John Wood 博士的此次来访体现了两所合作的成果,并建立了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