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内第一家专门从事病毒研究的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近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3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卫生部的资格认证,成为国内第2家有资格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省级实验室。这个国内顶尖级实验室有哪些神秘之处?记者近日身临其境感受了一番。
据实验室负责人史智杨介绍,生物实验室分为P1-P3三个级别,其中P3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安全级别最高的生物实验室,也是管理级别最严格的实验室。
进入第一道大门,换鞋、换穿工作服后,走过一段回廊,再穿过第二道厚厚的带有密封圈的门,便进入了监控室。室内墙上挂有一个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下面排满了各种电子仪器。史智杨介绍说,这里共有7个摄像探头,时刻监控着实验室的一举一动;还配备远程监控系统,如果进行重要实验,远在北京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可以随时监控这里的一切。
打开第三道密封门后,便是更衣区,实验人员要在这里脱下外套换上被他们称为“猴服”的工作装,然后凭指纹锁和密码才能进入下一个区域。据史智杨介绍,进入下一道门后,还要经过两个缓冲区才能进入核心实验区,共要经过7道门。这7道门,任何两道门都不能同时开启,每进一道门后,关门、自动锁死,下一道门才能被打开,这样保证人流、空气流是单向流动,不能反向。实验完成后,出来时不能原路返回,另有专门通道。
“实验室里不要说是灰尘进不来,连细菌也几乎绝迹。”史智杨说,整个实验室内呈负压状态,空气都是单向流动的,即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只能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排出时再经过两道高温、高压消毒过滤后,再通过特殊风道排出去。
实验室只有上水没有下水道。实验后,所有液体、盛标本的器具等废弃物,都要放在旁边的一个高温高压灭菌罐内消毒,然后再化学消毒,再通过特殊通道传出来,由专门的处理公司收回销毁。送样本进来的金属盒子,也是一种特种装置,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这种装置不仅有密码锁,而且还保温,不怕火、不怕跌。
实验完成后,结果只能通过传真或电脑网络发出来,没有任何的纸质材料出来,实验人员“净身”进去,再“净身”出来,每一个程序都“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