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原因:
1、芯柱生锈、杜镁丝和玻璃封接不良,有尖角和缝隙;
2、杜镁丝脱皮氧化,呈淡黄色;
3、杜镁丝受潮变质,产生连续气泡;
解决办法:
1、调整火头温度,使喇叭排气管烧熟烧透,使杜镁丝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2、减小加热火头的温度,防止火焰窜入喇叭管内,烧坏杜镁丝;
3、调整预热火头位置,使杜镁丝表面受热,在保证不破坏杜镁丝表面绷砂涂层的前提下,升高温度彻底除气;同时,火头位置逐渐升高,使杜镁丝附近的喇叭管有下向上逐渐收缩放出气体,避免产生连续气泡。
4、加强杜镁丝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受潮严重的应停止使用。
2、起跳不良
灯管经排气、割尾之后进行老炼;此时,在正常电源下若5分钟不能进入正常工作,属于起跳不良。起跳不良的原因是:
1、灯管内对灯管起跳的影响:真空度不高,就是在制成的灯管内混有杂质气体,如氧气、氮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汽化合物等。
由于氧、氮存在于灯管中,影响着氩与汞电离;氧、氮的激发不能促使汞的电离,因为氧、氮的激发电位比汞的电离电位低得多(氧的激发电位为6.1eV,氮为7.9eV,汞为10.4eV),氧、氮的存在,阻碍氩与汞原子碰装的几率,氧、氮的含量越多,阻碍作用越大,防碍了汞放电的产生。
水蒸气及碳氢化合物在电场和高温情况下分解和电离成氧、氢、碳的原子,使电极的盈余钡(Ba+2)原子被氧化而蒸发,迁移到电极附近的管壁上成为黄黑块,碳吸附在电极表面,造成电极发射不良,影响放电的建立。
2、充入灯管内的气体压力不当或混合气体的比例不适。
3、黄黑的产生
1、发黑是由于电极通电排气时通电过度;
2、发黄是由于电极通电排气不彻底(通电过小或真空度不够高)。
黄黑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其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电极的一致性、排气设备的抽速与灯管内的真空度、电极通电排气工艺的可靠程度与合理性等;
当灯管处于较高真空度时6×10-3Pa开始通电排气,如果电流过大,灯管电极附近很快发黑;如果电流太小,灯管在启动工作时间不长时间就会在电极附近发黄。
4、黑梗、黑条
产生原因:
1、明管装架不当,挂得不垂直,管脚没有正对风口;
2、涂粉工作室环境温度不均匀,不协调;
3、未涂粉的玻管壁上有顺轴方向不平的暗花条纹;
4、涂过粉的灯管外壁附有荧光粉;
5、涂粉工作室温度过高,高于30℃。
解决的办法:
1、明管挂架工作要仔细;
2、严格控制工作室环境温度,在25~27℃之间为宜;
3、加强明管的检验,有暗花活条纹的不能涂粉;
4、涂粉时溅在玻管外壁或外壁不洁净时应迅速擦干净;
5、工作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5、黑白印
产生原因:
1、涂粉浆时手接触未干玻璃所致;
2、涂粉后还未干燥时接触其它冷物体;
3、涂粉工作室温度低于25℃;
4、操作时速度过快,造成涂层面高低不平。
解决办法:
1、涂粉浆时应戴上干净的细纱手套,快速上架。使接触时间不要过长;
2、涂粉浆的时候不容许直接用手接触灯管;
3、涂粉工作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5~27℃;
4、在涂粉时动作要轻、慢、准确,涂粉量要控制适当。
6、涂层偏薄、微透亮
产生原因:
1、荧光粉悬浮液粘度偏低;
2、涂粉工作室环境温度偏低;
3、水涂粉时,吹进干燥风量过大,风温偏低。
解决办法:
1、调节荧光粉悬浮液的粘度,加进粘结剂胶液;
2、提高工作室环境温度;
3、调节吹风量和风温
7、涂层发花、麻斑
产生原因:
1、粉浆中粘结剂胶液过多;
2、涂粉工作事温度过高;
3、水涂粉的吹风口风量过小,风温偏高。
解决办法:
1、调节粉浆的粘度,加进溶剂使粘度下降;
2、调节工作室环境温度使温度下降;
3、调节好水涂粉的吹风口的风量和风温。
8、水迹
产生原因:
1、烘干间相对湿度大于75%;
2、清洗玻管的水质不纯,含杂质过多;
3、清洗后的玻管水珠未滴完,即送入烘干室。
解决办法:
1、调节烘干室的相对湿度不要高于75%;
2、不要用水质不纯的水清洗玻管,应用经处理后的软化水清洗一遍。
3、洗后的玻管应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再送入干燥室。
9、掉粉
产生原因:
1、荧光粉的颗粒过大或大颗粒的比例过多;
2、粉浆中的胶粘剂的粘度不够或粉浆中的粘结剂的胶液过多;
3、返工旧粉加入新粉浆中的量过多;
4、玻管未被烘干。
解决办法:
1、应重新球磨或搅拌;
2、增加粉浆中的粘结剂胶液使粘度适中;
3、应再加入新配制的粉浆,从而减少返工旧粉的比例;
4、玻管要烘干。
10、针状掉粉
产生原因:
1、一般来说是粉浆中的粘结剂的胶液过多;
2、粘结剂胶液中有没完全溶解的小胶粒团做致。
解决办法:
1、增加溶剂,调整粉浆的粘度适中;
2、在配制粉浆时应提前检查胶液是否完全溶解,严格控制过滤。
11、伞状泡
产生原因:
1、在玻管内壁上有杂质杂物;
2、配置好的粉浆中有杂质杂物;
3、用吸涂法操作时,吸涂不密封,有漏气现象;
4、粉浆搅拌不均匀。
解决办法:
1、在涂粉前加强检查,发现内壁不干净的玻管挑出重新清洗;
2、将不干净的粉降重新过滤;
3、涂管前应细致的检查吸涂设备,发现不密封的地方及时修理;
4、涂粉前粉浆要充分搅拌均匀。
12、油泡
1、当用硝棉胶液配制的粉浆涂覆在未烘烤透或不干净的玻管上时会出现,是因为醋酸丁脂与水不相溶,从而使玻管有水的地方涂不上粉。
2、被涂的玻管有油污,水涂粉中去离子水与油污不相溶,使玻管内壁有油污的地方涂不上粉;
3、涂粉工作室设备上的油污进入水涂粉浆内;
4、涂粉的操作人员手、面、头、衣服等有油污进入水涂粉浆内。
解决办法:
1、发现有油污的玻管应挑出重新进行清洗;
2、涂粉前仔细检查涂粉设备、发现有漏油处及时处理;
3、涂粉的操作人员应戴上细纱手套,并检查不应把油脂等物带入。
13、黄管
产生原因:
1、一般来说是烤管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或是温度分布不均匀所致;
2、没有具备一定的气氛条件,烤管时的粘结剂没有分解彻底,如果用这种灯管制灯,光通就低,光衰很快;
3、玻管壁太厚或粉层太厚使粘结剂分解不完全。
解决办法:
1、合理调整炉内温度,并掌握好车速;
2、烤管时要通入空气或氧气,最好通入热空气或氧气,促使粘结剂彻底分解;
3、严格控制管壁及粉层的厚薄和荧光粉浆的粘度。
14、棱管
棱管就是玻璃表面不光滑,有高一块低一块的现象。
解决办法:操作者细心操作,发现问题后及时合理调节各分区炉温就可避免15、烤管对亮度的影响:
多烤管一次,荧光粉亮度减少15%左右;因此,不应提倡将已经做坏的大功率灯管(T5-28W)再次直接利用做小功率灯管(T5-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