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显微镜涂片用染色剂,如血、骨髓的染色,血液中寄生虫染色(原虫、利什曼原虫、血丝虫等)。
别名:曙红亚甲 Ⅰ;瑞士染色素;赖氏色素;曙红变性次甲蓝;Eosin methylene blue Ⅰ
CAS#: 68988-92-1
外观:深绿色粉末
溶解性:溶于甲醇,参考浓度100mg/ml。
R 36/37/38 S 36/37/39
储存条件:室温
此原料来自英国
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1.瑞氏染料
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亚甲蓝(又名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2.染色原理
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3.pH的影响 (pH6.4~pH6.8)
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医.学教.育网整.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可导致细胞染色呈色异常,形态难以识别,甚至错误。
4.染色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医.学教.育网整.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瑞氏染液配制:
(1) 瑞氏染液配制:
瑞氏染料 830gm 或 1g
甲醇( AR ) 500ml 或 600ml
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乳钵内, 用乳棒轻轻 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 研芝麻声 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 一 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直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 3 个月以上为佳。
(2) 缓冲液:
缓冲液配制( pH6.4~6.8 ,弱酸性):
配方 1 : 配方 2 :
1% KH 2 PO 4 30ml M/15 KH 2 PO 4 73.5 ml
1% Na 2 HPO 4 20ml M/15 Na 2 HPO 4 26.5ml
H 2 O( 新鲜 ) 加至 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