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 2022/2/23点击448次
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得益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国三大城市群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生态正在持续优化。
总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发展较为全面,产业投资数量具有领先优势;京津冀城市群在产业集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产业投资数量少于另外两地;粤港澳大湾区在专业服务方面优势较明显。
发挥高校研学功能
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城市群开设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共有103家;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分列第二、三名,高校数量分别为53家和32家。从高校企业比(即高校数量与生产企业数量之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高校企业比最高,为1.50%;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企业比分别为1.14%和0.47%。
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凭借丰富的高校资源,分别建立了以医学教育为主题的“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和“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育高校联盟”,充分凝聚专业师资力量,发挥高校研学功能,助力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
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众成数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城市群三甲医院数量共计248家,医疗资源较为丰富;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甲医院数量分别为193家和123家。
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甲医院)作为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验和产品应用的重要主体,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有利于实现产业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广智集团签约“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和生命健康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及产业配套的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内以医疗科研协同创新及大健康为主导产业的业态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开展专业服务建设
我国三大城市群医疗器械产业服务机构各具特色。众成数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城市群共有146家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居三地之首;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机构数量远高于另外两地,共有126家;京津冀城市群医疗器械CRO(医药合同研究组织)数量最多,共有55家;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医疗器械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数量均为25家。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学科交叉等特点,在研发、临床、注册、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均需要足够的专业服务支撑。为促进产业发展,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纷纷牵头开展专业服务项目建设工作。2021年7月,浙江省药监局与海宁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长三角医疗器械检测评价与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打造“两中心一站一平台”,即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医疗器械生物安全中心、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在医疗器械源头创新上形成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助力医疗器械技术支持高地建设。
产业集聚程度较高
众成数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区数量分别为291个、157个和121个。其中,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区数量虽不及其他两地,但生产企业集聚度居三地首位,约有79.11%的生产企业坐落于集聚区内;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生产企业集聚度分别为77.44%和56.54%。
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三大城市群生产企业容纳量排名前十的集聚区分别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东佛山南海经济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广州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其中,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有4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分别有3个。值得注意的是,凭借活跃的资本市场和充分流动的生产要素,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产企业数量达到401家,远高于其他集聚区。
融资数量占比突出
众成数科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医疗器械企业共获得融资(含一级市场和IPO)253次,占全国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总数的81.35%。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153起融资,粤港澳大湾区60起,京津冀城市群40起)。
从融资金额来看,三大城市群医疗器械领域融资均以亿元级为主。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亿元级融资数量分别为71起、21起和17起,均高于当地千万元级融资数量。
从融资领域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行业融资主要集中在体外诊断领域,京津冀城市群融资则主要集中在医用软件领域。
来源: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