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三项常见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指标的意义

来宝网 2020/12/8点击1845次


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诊断心肌梗塞常见的三项指标。在检测心肌梗塞疾病的方面三者各有各的临床意义,不可代替又互为补充。那么三者分别有什么重要的临床意义呢?

一、肌红蛋白(Myo)

血清中的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到2小时其含量就会升高,6~9h达到峰值,相比于其他两项指标,肌红蛋白是最早达到峰值的血清标志物,一般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另外肌红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约24小时恢复正常,此后的肌红蛋白水平也会随病情敏感变化。但是肌红蛋白的特异性差,肌肉方面的病症、肾疾病以及剧烈运动也都会导致肌红蛋白水平的变化。

二、肌钙蛋白Ⅰ(cTnI)

血清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3到6小时开始升高,14到20小时达最高峰值,5到7天方可恢复正常,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肌钙蛋白Ⅰ一般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病情观察以及为用药疗效提供参考。肌钙蛋白Ⅰ的特异性较肌红蛋白来说较高,其浓度水平除了心绞痛一般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钙蛋白Ⅰ的作用不相上下,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3到8小时开始升高,12到24小时达到最高峰值,但其水平恢复正常只需48到72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钙蛋白Ⅰ一样,都可用于前期心肌梗塞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诊察。

    临床上为了确诊,这三项指标医生都会参考。青岛三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对这三项指标都可以定量检测,且可以自动识别项目,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并且稳定性也较好。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