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 2021/4/19点击5993次
尽管中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中药材的品质管理方面,农药残留一直是当前中药被诟病的原因之一。2020年12月30日,2020年版《中国药典》正式实施,对于中药行业普遍关心的农残问题,在通用技术要求中对植物类药材33种禁用农药限量做出规定(不得超过定量限)。为帮助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和中成药生产企业严格把控质量关,特对已有报道的部分药材和饮片(植物类)中禁用农药残留检出情况进行了整理汇总,方便相关从业人员查阅。
1、容易检出的品种和项目[1-4]
数据仅供参考:
甲拌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是最常检出的项目,较多的药材及饮片中都检出此类农药。
1、甲拌磷
甲拌磷为剧毒、高效的广谱性杀虫剂。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主要用于棉籽拌种、浸种或土壤处理,防治棉花早期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并可兼治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克百威
克百威是广谱、高效、低残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持效期较长,一般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60d。并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药剂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随水分输送到茎叶部,以达到治虫的目的;同时还有触杀作用。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稻蓟马、稻纵卷叶虫、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玉米螟、玉米切根虫、棉蚜、棉铃虫、大豆蚜、大豆食心虫、螨类及线虫等。
3、水胺硫磷
水胺硫磷是一种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杀卵作用。对螨类及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棉蚜、棉伏蚜、棉铃虫(幼虫和卵)、红铃虫卵、斜纹夜蛾、水稻三化螟,对各类介壳虫也有良好效果。如防治棉花红蜘蛛、棉蚜。
2、种植类中药样本中农残检出情况[5]
近期,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报道了针对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的农药污染状况,该研究全面评估了我国目前中药农残的潜在风险及安全性。文章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完成,从503个产区收集了共1771批次种植类中药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136种农残目标物进行分析[5]。该研究确定了大样本量的中药材农药残留状况,为中药材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质量监管提供依据。
文章研究结果显示,44.62%的中药材样本里检测出联苯菊酯(bifenthrin),42.41%的样本里检测出二苯胺(diphenylamine),41.50%的样本里检测出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此外,51.38%的中药材样本中检出3种及以上农药残留,24.45%的样本中检出5种及以上农药残留,69.79%的样本中检测出1-5种不同农药残留。值得一提的是,有5种中药材检出了超过21种农药残留。其中,菊花(Chrysanthemi flos)检测出了37种农药残留,山楂(Crataegi fructus)检测出了29种农药残留,益智(Alpiniae oxyphyllae fructus)检出了27种农药残留。
在禁用农药残留方面,速灭磷检出率最高(mevinphos, 24.20%),其次是涕灭威(aldicarb, 15.00%)和滴滴涕总量(total DDT, 13.10%)。检出禁用农药的中药样本中,根茎类占47.44%,果实和种子类占30.62%,叶和皮质类占8.67%。59.01%样本农残超过欧盟标准,速灭磷(mevinphos)超标率最高,为24.20%,其次是异丙氧磷(propetamphos, 19.33%)、多菌灵(carbendazim, 16.20%)、涕灭威(aldicarb,15.00%)和滴滴涕总量(total DDT, 13.10%)。
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滴滴涕总量(total DDTs)、呋喃丹(carbofuran)和速灭磷(mevinphos)被确认为中药材中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而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中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1771批次种植类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情况可见图1-图9。
图1 中药材中检出率最高的10种农药(LC-MS/MS法)
图2 中药材中检出率最高的10种农药(GC-MS/MS法)
图3 农残检出数量最多的10种中药材(LC-MS/MS法)
图4 农残检出数量最多的10种中药材(GC-MS/MS法)
图5 中药材中检出率最高的10种禁用农药(LC-MS/MS法)
图6 中药材中检出率最高的10种禁用农药(GC-MS/MS法)
图7 检出7种以上禁用农药残留的中药材(LC-MS/MS法)
图8 检出3种以上禁用农药残留的中药材(GC-MS/MS法)
图9 检出6种以上禁用农药残留的中药材(GC-MS/MS法和LC-MS/MS法)
数据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FSMYWS-ULBAUHBCQgbwOmw
2.https://mp.weixin.qq.com/s/v_TrXqZQ3UTPw07HyXvEAQ
3.https://mp.weixin.qq.com/s/EtZd-IhwoDx1xfd0BkTPEw
4.https://mp.weixin.qq.com/s/bVFqCTP7ZVZSHIhzIOCryw
5.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0.1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