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临床免疫测定技术发展的历史

来宝网 2009/8/8点击1865次

临床免疫测定技术发展的历史

 

    众所周知,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与微生物学尤其是细菌学是密不可分的,临床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亦是如此。当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时,要想使临床医师尽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人们就希望能尽快尽早地知道机体所感染的是何种病原体,传统的病原体感染诊断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即首先对可能存在有病原体的体液或分泌物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再通过分析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以确定其到底是哪一类及哪一种病原体。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直至今天,其仍是病原体感染诊断难以替代的金标准,但是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诊断病原体感染,不但繁琐、费时以及效率低,而且并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些病原体,或采用体外培养方法生长特别缓慢,或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培养方法,这就使得这一类病原体感染的诊断难以进行。比如,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作为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病原体,使用体外培养方法检测,不但时间特别长,而且很容易培养失败,得到假阴性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亦是如此。又如,有些病毒如大家熟知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合适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培养方法。因此,这些难于采用传统培养方法检测的病原体感染诊断治疗的要求,迫使人们必须去寻找其他的检测途径,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此外,即使是可以用传统培养方法培养的病原体,仅进行形态及生物化学鉴定,有时并不足以完全准确地鉴定病原体,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于是,随着人们对病原体感染与机体免疫应答的逐步认识,以抗原抗体特异反应为基础的,更为快速简便的免疫检验方法就应运而生了。总的来说,检测病原体感染的免疫检验方法根据其检测目的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测病原体抗原而直接反映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另一类是检测机体因对病原体的抗体应答所产生的抗体而间接反映病原体感染的方法。

    临床免疫检验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1896年,Widal发现在伤寒杆菌中加入伤寒病菌人的血清可致伤寒杆菌发生特异的凝集现象,利用这种凝集现象可有效的诊断伤寒病,这就是最早的用于病原体感染诊断的免疫凝集试验,亦即著名的肥达试验(Widaltest)。稍后,即1897年,Kraus又发现将细菌培养液与其相应的抗血清混合后可发生肉眼可见的沉淀反应,于是,免疫沉淀试验又应运而生。到1900年,维也纳大学病理解剖系的年仅32岁的助教Landsteiner发现在一些人的血浆能使另一些的红细胞凝集,这种同种凝集现象的发现,成为人类血型分类的基础,并由此而衍生了生物科学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即免疫血液学,Land—steiner也因人类血型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且,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基本的红细胞凝集试验鉴定ABO血型。在同一年代,Bordet又发现了补体结合试验(cmplementfixationtestCFT),即抗原抗体反应后具有补体结合的能力,如红细胞与溶血素反应后,如有补体存在即可出现溶血现象。因此,利用这种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可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否。1906Wassermann将这种试验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建立了著名的华氏反应。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免疫沉淀反应测定技术的发展历程。1902Ascoli建立了环状沉淀试验。1905Bechhold将抗体混溶在明胶中,然后再将相应特异抗原加于其上,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可在明胶中出现沉淀。1946Oudin报道了试管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到1965Mancini又提出了平板单向免疫扩散试验,这种试验的出现使得以前只能进行定性测定的免疫试验进入到了定量的时代,并且其仍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简易抗原定量方法,如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等的测定。由Ouchterlony首先报道的平板法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仍然是抗原抗体鉴定的最基本方法之一。由GrabarWilliams在内1953年首先报道的免疫电泳,其将区带电泳和免疫双扩散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可很方便地用于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的分析及正常和异体液蛋白的识别。其后,又出现了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im—munolixationelectrophoresisIFE)等。免疫沉淀反应发展到此,基本上可以说是经典免疫沉淀试验发展阶段,这些所谓的经典免疫沉淀试验不但测定范围狭窄(10lOOt~gm1)、灵敏度低,而且繁琐费时,不能自动化,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根据抗原抗体能在液相中快速结合的原理,出现了微量免疫沉淀试验,即免疫透射比浊测定、免疫胶乳比浊测定和免疫散射比浊测定,这几种比浊测定方法均已用于临床体液特定蛋白含量的测定,现已有多种自动化检测仪器应用于临床检验,尤其是免疫散射比浊测定。

    免疫凝集反应测定技术则经历了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和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等几个发展阶段。直接凝集试验常用的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如在玻片上进行的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试验,在试管中进行的肥达试验和外斐试验(Weil-Felixtest)以及交叉配血凝集试验等。间接凝集试验中曾经应用较为广泛的有间接血凝试验和胶乳凝集试验,如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广为应用于HBsAg测定的反向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用于hCG和类风湿因子(RF)测定的胶乳凝集试验等。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则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不同于以前的免疫凝集试验的快速检验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种双功能抗体试剂,以患者自身红细胞作为凝集反应指示系统,检测方便快速,只要2min就完成凝集反应。

    由上述可见,以免疫沉淀和免疫凝集反应为基础的免疫检验技术,除了免疫比浊外,均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简单方便,有些具体测定方法,即使是在今天,仍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面,尽管如此,以免疫沉淀和免疫凝集反应为基础的免疫检验技术的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如测定灵敏度低,除少数外,基本上都是定性测定等,这些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在病原体感染诊断及体液中微量生物活性物质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如果我们将免疫沉淀和免疫凝集试验定为经典的免疫测定技术,那么,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就可以说是现代免疫测定技术,经典的免疫测定技术所不能解决的临床测定问题在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前均能迎刃而解。在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中最早使用的标记物是荧光素。1941Coons建立的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fluorescentantibodytechnique)为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物质提供了个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所出现免疫测定技术基本上都是定性或半定量测定方法,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完全的定量测定方法,即放射免疫试验(radioimmnuoassayRIA)。高灵敏放免测定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以前难以测定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的临床检测问题,其发明者之一Yalow因此而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放免测定技术的出现是免疫测定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由于其有试剂半衰期短,实验废液难以处理,污染环境等缺点,使得其现已在逐步退出在临床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而采用非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建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成为发展主流。1966年,美国的NakanePierce以及法国的AvrameasUriel同时报道了酶免疫测定技术。其将酶替代荧光素,用于抗原在组织中的定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来观察。60年代末,在酶免疫组织化学的基础上,EngvallPerlmann以及Van WeemanSchuurs等发展了一种酶标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这种简单方便的免疫测定技术出现后,不但成为了一种非常简便的研究工具,而且迅速地应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及标志物的临床检测,并在临床应用中逐步取代了放免技术。其后,1972Rubenstein等又建立了一种无需分离洗涤步骤的均相(homogeneous)酶免疫测定技术——酶放大免疫分析技术(Enzyme 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niqueE—MIT),这种测定技术主要限于小分子物质如药物等的测定应用。随着70年代中期杂交瘤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单克隆抗体,其应用于免疫测定,极大地提高了免疫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为各种免疫测定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各种免疫测定技术相继出现,如一步法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测定,各种均相酶标或放射性核素标免疫测定方法等。到了80年代,研究人员又发现胶体金可以作为抗体的标记物,建立简便快速的免疫渗滤层析试验,即所谓的金标试纸条。进入90年代,使用不同测定原理的各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检验,给我们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不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其测定较之人工操作更为稳定和准确。近几年,基因工程免疫测定试剂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又一次拓宽了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途径。

    综观免疫测定技术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种建立在抗原抗体特异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临床检验技术,已成为我们认识了解生命未知物质的一个难以替代的手段,其发展的每一步都来自于相关学科研究认识的深入。如果说抗原抗体特异相互作用只是免疫测定技术的基本框架,那么,标记物、单克隆抗体、固相支持物等等就像是这个框架上最丰富多彩的外装。

 

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提供各品牌ELISA试剂盒
详情请登入: http://www.biohj.com
http://www.biohj.com/product.aspx?cid=1 

查询,或联系0592-6020891  18906011628  邮箱:sale@biohj.com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