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水资源紧缺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

来宝网 2012/9/21点击1414次

在节水农业研究方向,便携式土壤水分温度速测仪 http://www.top17.net/yq_list/yq_41_1.html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资源考察提出了山区不同作物的种植上限与立体种植模式的防寒避冻技术,扩大了柑橘、茶树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取得丰硕成果和重大经济效益。

  气候变化及对农业与生态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气候也经历着暖冬、高温、干旱等一系列异常变化,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现实和未来影响已毋庸置疑。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总体大于正面影响,气候变化将使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所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一直是农业气象重要和热点研究领域。
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就开始了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任务包括,通过试验和气候分析的方法,二氧化碳检测仪评价CO2倍增对中国作物生长、种植制度、农业生产及区域性病虫害发生和流行等方面的影响。1990年后开始与国际气候谈判接轨、采用了以模型为核心的技术方法,在脆弱性和适应对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及清单编制、减缓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同时还加强了与气候公约有关的政策密切关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也协助国家主管部门组织了相应的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陆续承担了国家有关气候变化农业方面的重大课题。这些研究建立了全国或区域农业、森林、水资源和沿海地区受气候变化及海平面升高影响的工具性评价模型,以国际通用方法进行了模拟试验,对研究结果绘制了分布图,提出了适应对策,并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估及适应性对策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作物产量的影响,需要建立农作物和气候因子相联系的农作物生长模型。

  中国科学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对作物模型(如DSSAT—CERES模型)的修正和参数的本地化,在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与国外进行合作,组培培养室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中国区域气候基准年、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2011—2100年气候变化情景;实现了区域气候模式RCM气候情景输出与影响评估模型的嵌套。这些气候情景已经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影响及适应性研究中,如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林业、自然生态系统、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影响,对于提升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能力,降低评估的不确定性有很大推动作用。

推荐产品:

固定式农业综合监测站 http://www.zjtpyq.net/

组培培养室 http://www.ny50.net/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