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 2015/5/22点击938次
北京2015年5月19日电 /美通社/ -- 近日,糖友网发布了题为《名医话用药,此“胍”非彼“胍”》的文章(原文链接:http://www.tnbzy.com/html/ejsg/index.html),详细阐述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的误区。原文内容如下:
2014年4月13日焦点访谈曝光了“保健品”当药卖,标注疗效,吹嘘效果,欺骗消费者的案例。这对抵制非法保健品泛滥,保障消费者权益,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医疗保健消费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个过度宣称能治愈糖尿病的“保健品”被检出含有西药成分苯乙双胍,该成分由于临床上会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增高已几乎不再使用。部分2型糖尿病病友衍生类推,对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亦充满顾虑,并咨询是否要停用二甲双胍。
然此“胍”非彼“胍”-- 作为各大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推荐的首选和核心药物,二甲双胍的疗效和安全性经过近60年的临床和研究检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使用。但我们不少病友对其使用仍有一些误解。如,是否同苯乙双胍一样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是否伤肝伤肾?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国内治疗2型糖尿病的权威专家帮病友们答疑解惑。
不同于苯乙双胍,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支持使用二甲双胍与乳酸酸中毒有关。
李光伟教授: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主要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肾脏经各种代谢过程排出体外,一旦代谢异常,乳酸堆积则易发生乳酸酸中毒,病死率高。双胍类的老大哥苯乙双胍可诱发乳酸生成增加(既往研究证明大于1/500)已被退出市场。
而二甲双胍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都与苯乙双胍有所不同:分子小,水溶性高的二甲双胍更易排出体外,且对乳酸代谢无明显抑制作用,是目前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双胍类药物,且是国际和我国糖尿病指南均推荐的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其降糖疗效确切,单独使用不会造成低血糖,同时有减轻体重的作用,还被证明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本药临床应用已经有几十年,优点突出,可谓“一枝独秀,青春永驻”。
虽然乳酸酸中毒仍然是可能与二甲双胍相关的但罕见的不良事件,但是乳酸酸中毒的例数非常少,并多发生在患者有特殊疾病的情况下,如严重肾功能衰竭,脱水等。关于二甲双胍的多项分析显示,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与非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平均血浆乳酸水平及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尚无证据证明二甲双胍与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有关。乳酸酸中毒更多与疾病状态等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应考虑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以避免乳酸酸中毒,例如出现脱水(严重的腹泻或呕吐),或开始降压治疗或利尿剂治疗,以及开始消炎痛等抗炎治疗,长期禁食、过量饮酒、肝功能不全和任何可能引起缺氧的疾病(例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二甲双胍并不伤肾。
纪立农教授: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由肾脏从尿中排出,清除非常迅速,12-24小时大约可清除90%,本身并不伤肾,不会引起肾功能减退。相反,通过对血糖的控制,可以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异常时,二甲双胍经过肾脏的清除可能耗时更久,其在体内的蓄积有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肾功能的状况调整二甲双胍的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通常轻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可正常使用二甲双胍,无需减量;中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根据医生的临床判断,适当减量;只有重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才完全停用二甲双胍。有患者因道听途说认为二甲双胍伤肾而对二甲双胍的应用有抵触。事实上严重肾功能异常患者不建议用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影响肾功能不是一回事,合理地应用二甲双胍,会使你真正获益。
二甲双胍并不伤肝。
洪天配教授: 二甲双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过肝脏代谢,推荐剂量范围内用药的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不会造成肝损害。只是肝功能严重受损会明显限制乳酸的清除能力,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因此建议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时应避免使用。
总之,二甲双胍久经考验,获益明确,被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推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广大病友不要误听误传失去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带来更多获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