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金相显微镜的特点及维护

来宝网 2013/7/18点击1234次

      金相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结构复杂在使用或保管时必须小心,不能粗枝大叶,进行金相检验时,操作要熟练、准确、细致。 显微镜内的光学系统,容易生霉起雾,严重的会傻光学系统不能工作,因此要特别注意防霉防雾。          此外,由于金相显微镜的机械结构精抵翻不当容易发生故障,维修也较复杂,若处理不当,会使故障扩大,精度下降,性能显著变坏。下面就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保养、维修等问题,向大家作粗浅的介绍。        1.光学仪器的特点及一般维护、保养      如前所述,显微镜这类光学仪器,是由许多光学镜片和金属零件组成的。其结构精密,因此要求:      1)为得到清晰的物象,除设讨正确外,在结构上应保证各光学镜片的正确位置和清洁,使用过程中要严防潮湿气体及灰尘侵入。      2)为使各机构动作轻便灵活,各零件的配合必须适当,使用时应涂以合适的不带腐蚀性的润滑脂。      3)由于光学镜片性脆易坏,与金属零件酌结合上既要牢固可靠,又不能固定太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震动,撞击和恶劣气候影响,否则容易产生故障或疵病。     2.光学部件的常见疵病      显微镜中常见的疵病,属于光学部分的有:镜片生霉、生雾、开胶,表顶镀膜层损环或脱落等。     属于机械部分的备零件变形、润滑脂干涸、脏污以及零件锈蚀而引起的动作困难及由于磨损(主要是粗调导执和齿轮齿条)而产生的松动等。      属于校正情况的有:因各光学镜片间相互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象质恶化(主要是物镜)及在双目显微镜情况下的成象倾斜和光轴不平行等。     (1)光学镜片发霉

          在光学零件上呈现蜘蛛丝状的东西时(图4—9),就是光学零件生霉了。霉是由霉菌繁殖引起的。霉菌是一种微生物,主要有曲霉、青霉、其次是毛霉、根霉及不完全菌几种。霉菌要繁殖,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霉菌种子,叫孢子。没有孢子,便无从发育出茵丝和霉穗。      2)温度。霉茵生长繁殖的合适温度为25—35°C。低于12°C时,便停止生长,高于40°c时,使接近死亡。至于袍子,要110°C的高温才能把它杀死。      3)湿度。程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80一95%。相对湿度低于60%时,除少数耐干霉菌外,都难于繁殖。      4)营养物。霉菌是“腐生性”微生仇得不到养料就不会生长。仪器中霉茵的养料主要是油脂、汗渍、老死的皮肤层、空气中的灰尘、镜片附近金属零件上残存的杂质、不小心手指触摸光学镜片留下的指纹印等。螨虫(一种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的尸体更是霉菌繁殖的好养料,它构成了露苗生民的核心。      霉菌的生长繁殖,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只要某一条件受到破坏,使不能生长繁殖。     (2)光学镜片发雾      光学零件表面,有时会呈现象微小“露水”似的一层物质,这些物质有的是水滴或矿物盐的水溶液;食的是在水溶油上覆盖了泊脂层。不论它以“露水”状或干的螺积物形式存在于光学零件表面,都通称为“雾”。如图4—10所示。
          雾可分为油性的、水性的和油水混合的三种。      油性雾主要是油脂的污染、扩散、挥发到光学零件表面而戊。油性物与玻璃发面有极强的亲合力,使油质在玻璃表面上保持一层油分子层。该分子层与玻璃表面的水、二氧化碳和有机物起化学变化而形成牢固的脏物膜层。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有的便重新吸引,聚合成为油性雾。     水性雾是由于潮湿的大气在温度急剧变化下,于光学零件表面形成的微小颗粒状水湿性雾滴。它的成因复杂。在仪器密封性不好,内部湿度大时往往出现仪器内部湿度超过室内空气湿度的现象。一旦外界温度突然下降时,就会在光学零件表面凝结成微小水珠。如果零件表面有擦痕和尘粒等结雾核心,合很快形成水性雾。  化学稳定性差的玻璃,会在潮湿空气作用下产生水解,析出金属盐,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混合成溶滴。水解作用持续的时间越长,溶滴浓度越大。当达到饱和时,就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擦不掉的斑点,即透明度差的水性雾。      在透射光下观察水性雾,呈灰色半透明状态。严重的水世雾会使光学零件失去远明性。     (3)附着物      仪器内部的光学零件上附着的灰尘、油脂、金属屑、漆屑和棉花纤维等物,统称为附着物。附
着物的存在,会妨碍仪器正常工作。     产生附着物的原因有:      1)仪器密封不良,或装配时不清洁,使外部灰尘侵入仪器内部。      2)仪器使用过程中受震后,使内部残留的金属屑、漆屑等掉落在镜片上。     3)仪器使用环境温度过高,使润滑脂熔化而落在镜片上。     (4)脱胶      胶合的光学零件,若胶合面的胶层裂开,就称为脱胶。出现肥胶的光学零件,会使成象质量降低,严重时使仪器不能使用。脱胶的情况如图4—ll所示。
          脱胶的原因备      1)因胶层与玻璃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温度剧烈变化时产生应力而开脱。      2)胶合的光学零件在金属框内受压太紧,受力不均或受到较大的振动与冲击,使胶层裂开。     3)擦拭时,溶液侵入胶合层而使胶层溶解,胶合面擦拭不净,没有胶牢。     (5)划伤、裂纹和破碎      划伤多产生在外部光学零件上,其表面里一道道痕迹。这是擦拭时没有先将镜片表面灰尘除长或接布不干净所致。      裂纹和破碎是由于仪器受到强裂的震动、撞击或温度急剧变化、局部受高温影响所引起的。光学零件产生裂纹会影响亮度和成象质量,零件破碎则使仪器不能使用。     (6)分划板刻线脱色      若分划板填色剂脱落,会影响观察及读数。这是由于擦拭分划板时沾溶液过多或用力过大的缘故。也许是由于填色剂质量不好,时间长了自然脱落所致。     (7)反射膜、增远膜、折光膜的损伤      光学尽件表面的反射膜,有的是真空镀铝,有的是化学镀银。镀锅表面,若擦拭方法不当,就容易擦伤。而银膜损伤主要是因外保护层脱落,铂膜受氧化或腐蚀,佼气体侵蚀银膜造成脱落或变质。      增透膜是用真空涂镀或化学涂镀方法覆盖在光学零件表面的膜层,吴紫蓝色或紫红色。由于不适当的擦拭,或擦拭财用力过猛,都会使增进膜损坏失去紫蓝色彩。      折光膜是镀在光学零件表面,使反射光和透射光能量按—定要求分配的膜层。如xJ—16型台式金相显微镜的椭圆分光片表面的析光膜,其透射光和反射光的能量之比为1,光线入射角为45°,膜层里浅灰蓝色。 
    析光股层的机械强度较差。高温、潮湿、使用时间长、不适当的擦拭均会发生脱落或损伤,使折光性能受到破坏。      3.显微镜的防霉、防雾措施      光学零件酌发霉、生雾能严重阻拦光线,进而腐蚀光学零件,危害很大。因此,下面重点介绍防留防雾措施。      防霉、防雾与仪器的设计、加工、装配、使用和保管等整个过程都有密切关系。现从使用保管万面加以叙述。      (1)保持仪器良好的密封性      仪器使用、保管不当,密封受到破坏时,会使一股气流流入仪器内部,霉菌或附有霉菌泡子的蚜虫便可能随气流侵入仪器内部。同时,如环境污染、尘土、脏物等营养物和结雾核心亦金胎之侵入仪器。      因此,显微镜应防止曝晒、火烤和长时间在严寒的户外使用。另外,擦拭仪器时,不应把密封油灰擦掉,存放时更严禁在物镜转换器或目镜筒上不安装物镜或防尘盖子。     (2)保持仪器干燥性      为保持仪器干燥,可采取下列措施     1)正确存放      仪器应放置在离墙离地,架子上。     2)适时通风      金相显微镜应经常适时地打开镜箱晾一晾,以达到通风干操的目的。但要注急必须在外界空气绝对湿度小于仪器室内;外界空气温度在30— -l0℃,风力在三级以下;室内外空气温度相比较,其低温空气的温度不低于高温空气的露点时,才能进行通风。      通风时,要防止温度剧变,如较长时间下雨,天气突然转晴,不宜立即进行通风。一般春秋两季是通风良好时机,夏季以在晴天傍晚为宜。     3)及时还原和更换干燥剂      仪器箱内有用布袋装的干燥剂,一般是硅胶,它能吸潮,以形成相对干燥的局部环境。当硅胶从深蓝色变为浅红色叭就不能起吸潮的作用了。此时应选探干燥清洁处,在炉子上供烤.烘烤温度为105—120°左右,烘2—4小时,到硅胶变成深蓝色为止。冷却后路其放回仪器箱内。经多次还原的硅胶,吸潮能力减弱,应更换新的。     4)仪器定期干燥      雨季前,或发现镜筒内有受潮迹象时,可将目镜和物镜取下,把显微镜(包括取下的物镜和目镜在内)放在干燥箱中干燥。有条件的,可用干燥机或氮气干燥。     (3)化学杀菌      用化学药品杀死进入仪器的孢子,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方法。现在应用的有熏蒸杀菌剂(水杨酸甲酯,2.5二甲酚,对硝塞苯甲醛等)和接触性杀菌剂(五氯酚笨汞、二甲噻二嗪等).      此外,经过长期实跃认为较有效的防霉药品是H50(代号)。把这种药片贮放在光学镜管内部适当的地方,可把霉菌杀死.每片药可用3—5年。但这种药片有毒性,用量不宜过大。同时要把它密封在器皿内,与仪器室内空气隔离。在物镜,目镜或某些光学部件单独存放时,使用此药片较为适宜。     (4)物理防霉      紫外线对霉菌有很强的杀伤力,特别是2400一3000埃的紫外线,对霉茵的杀伤力量强。因此,
使用紫外线照射光学零件表面,可以防止光学零件发霉。但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产生斑痛的原因,保管、保养的基本原则是要做到:防震动、防撞击、防高温、防潮湿、防温度剧变和化学药品气体的侵蚀,以及正确使用和经常擦拭,保持环境和仪器的清洁。      4.金相显微镜光学部件发霉起雾后的处理     (1)仪器生雾后的处理      对己生雾的仪器,若无其他故障,可用如下办法临时处理:将从仪器上卸下的物镜和目镜放在干燥通风处或干燥箱中,使雾滴蒸发后散掉。必要时,可把仪器置于烘箱中成阳光下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加速蒸发,但温度必须控制在40°c以下。在阳光下晒时,物镜、目镜等不要正对太阳,同时要防止污物侵入仪器内部。     (2)仪器发霉后的处理      镜片发霉时,若属于外部零件或可拆卸的部件(如5倍物镜或惠更斯日镜),在发霉较轻的情况下,可用脱脂棉蘸乙醇进行擦拭。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霉苗继续发展。如发霉已经相当严重,镜片受到侵蚀,影响使用时,应送有关修理部门或生产厂进行修理。  原文地址:http://www.yiqi800.com/tech/detail/t11665.html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