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先进通量 News Letter 第五期 [2010-02-03] 电子信息

来宝网 2010/2/3点击2069次

     

 第二卷 第五期

 2010.02.03
 more>>
 
 
 
       Nature

不经过iPS步骤直接将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首次直接将实验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这项成果对理解细胞分化及再生医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首先选择了19个与细胞重组或神经发展有关的基因,然后利用慢病毒将这些基因植入来自实验鼠胚胎的皮肤细胞中。32天后,其中一些皮肤细胞开始向神经细胞转化。研究人员随后筛选出3个基因,并再次利用慢病毒将其植入来自成年实验鼠尾部的皮肤细胞。一周内,约20%的实验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不但可以表达神经蛋白,而且可与实验室中的其他神经细胞形成突触。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指经过基因“重新编排”回归到胚胎干细胞的状态。科学界此前普遍认为,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其他体细胞必然要经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阶段,该领域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科研热点之一。
      他们的研究表明,多功能阶段可能只是细胞的多种状态之一,而并非皮肤细胞转化为其他细胞的必经之路。找到可以诱导皮肤细胞向其他细胞转化的基因组合对理解细胞分化及再生医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PLoS Genetics

脑癌细胞系全基因组测序完成

      科学家首次完成了脑癌细胞系全基因组测序,这是截至目前对单个癌症细胞系所做的最为彻底的测序分析。通过使用最新技术,此项测序工作得以在一个月内完成,测序成本大约为3.5万美元。
      此项研究成果在朝向基于单个癌症之独特生物学签名的个性化治疗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其所揭示的新分子靶标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具效力和更少毒性的药物。此项研究对于更好地找到监测脑癌复发的新方法也大有助益,便于医生更早地对脑癌的复发做出诊断和治疗。借助此项发现,临床医生还可测定脑癌细胞被灭活的准确时间,以防止过度使用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测序工作是在名为U87的成胶质瘤细胞系上完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00个实验室正在使用U87细胞系开展研究。此次测序工作揭示了几乎所有潜在的致癌染色体易位及导致该癌症发展的基因缺失和突变。研究人员从细胞系中取出遗传物质的长链,然后随机地将其截断。该癌症的数十亿个不同的DNA片段可由新一代测序技术同时进行读取,遗传物质经由10亿次以上的分析后就可确保结果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
      研究人员解释,导管样祖细胞缺失cyclin D1蛋白,阻碍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中断了正常的乳腺分化,从而阻断管腔型乳腺肿瘤的形成。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抑制cyclin D1蛋白活性的抑制剂,该蛋白或将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标。

       Nplex Laboratory
 
      Nplex immunoAmpTM让您的细胞及组织荧光染色充满持久炫丽的色彩!
 

      目前Nplex Laboratory正式推出荧光免疫抗体标记试剂盒:
      「Nplex山羊抗小鼠immunoAmpTM」和「Nplex山羊抗兔immunoAmpTM」能取代传统荧光标记二抗,单步骤免疫荧光讯号放大,简化操作程序并提高检测灵敏度。
      创新的专利技术:直接放大,无需放大试剂及步骤;能高密度覆盖各个物种的蛋白质组,可涵盖>10万种不同靶标蛋白质与靶标分子的抗体库(仅人类就有14000多种抗原被Nplex Laboratory的抗体库覆盖,并有相对应的近8万种试剂盒)。

 

      图中所示为过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neu, ErbB2) 的人类乳腺癌组织荧光显微镜图片,通过小鼠anti-HER2单克隆抗体和Nplex山羊抗小鼠二抗immunoAmpTM 605标记。蓝色为DAPI染色的细胞核,红色为Nplex山羊抗小鼠二抗immunoAmpTM605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Nplex immunoAmp荧光标记抗体(一抗,二抗,试剂盒),是经过10年的研发与积累的突破性技术,是蛋白组领域的研究利器。
      我们引进和采用Nplex公司世界独家的专利技术及专有的内核连接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点和方便性,是蛋白免疫组化、流式等技术平台的应用首选。
      无论您使用的是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 flow cytometry, ELISA等技术,Nplex技术将提供您最佳化最灵敏的蛋白质、细胞、及各类病理组织分析。 more>>

       Neuron

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

      清华大学医学院学习与记忆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松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近日研发出一种新型镁化合物,通过口服该化合物可有效提高鼠大脑内镁离子水平并显著增强年轻及老年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他们首次揭示了镁离子作为一种细胞内含量最高的二价金属离子对维持大脑学习与记忆功能的重要调节作用,并提示补充镁离子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脑衰老疾病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结果在2010年1月28日出版的世界神经科学领域一流学术期刊《神经元》上发表。
      据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镁离子可以通过食物摄取获得,许多天然食物,如南瓜子、海带、菠菜、坚果等都富含镁离子。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食物的精细加工导致食物中的镁含量下降,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老年人镁摄入不足。该研究提示镁摄入不足可能是导致人类大脑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Nature Genetics

染色体3p21.1上基因变异易导致情绪性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染色体3p21.1上的一种遗传变异增加了主要情绪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如双相型障碍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重性抑郁症,新成果发表在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它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影响双相型障碍症和重性抑郁症的遗传变异有重叠的地方。
      双相型障碍症和重性抑郁症是两种类型广泛的情绪疾病,世界上几百万人受此影响。重性抑郁症的特征表现为悲观和自我评价低下、失去压力、睡眠和食欲被扰乱、能量低、注意力不集中等。双相型障碍症是指抑郁期和狂躁期的交替出现。狂躁期的行为包括幻觉、过度活跃、精神旺盛和无休无止的行动。两相型障碍症和重性抑郁症都有高风险的自杀率。
      Francis McMahon和同事合作,对大约7000名有某种严重情绪疾病的患者进行了金属分析。他们发现,染色体3p21的遗传变异与严重情绪疾病的发生风险率增加有关。

More current trends and information in biomedical science
推荐仪器
  • *
  • *
  • *
  • *